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八章 打破門庭

*彪佳的兩篇制藝在午前便已作好,先是寫在草稿紙上,前後檢杳了三遍,看有沒有違規之處,比如未避御名、廟號、在文中述及自家門第,犯了這些禁忌的試卷都是不能錄取的,這十三歲的產年極其認真,三年一次的機會,絕不能因這種疏忽面功虧一簣,檢查無誤,才用端楷謄真,還要自己點斷句讀,完成後,擱筆揉手,看前面的張原還在作文一這時已經有人交卷了,祁彪佳也不急,等著張原,等了半個時辰,見張原起身交卷,他便也交卷,每個考場的前十位交卷的考生可以把試卷直接送至大堂,並請大宗師面試,若大宗師賞識,可當場決定是否錄取一張原回頭見祁彪佳跟在後面,便放緩腳步,與祁彪佳並肩而行,問:“虎子,先前那書吏為何要記我名字,還未過午時,難道非答題不可嗎?”

祁彪佳參加了上次道試,比張原有經驗,說道:“場規沒有這一條,不然的話就直接取消你考試資格了,具體如何我也不清楚,應該是約定俗成的一種科場習慣,開考都過去一個時辰了,總要寫幾句吧。”

這十三歲少年說起話來一副少年老成的樣子,張原“嘿”的一笑,說道:“暫時未答題就是意圖舞弊,就好比出門不帶銀子就是想盜竊、看了美女一眼就是想真是豈有此理。”心道:“吃一塹長一智,這次也算是我的疏忽,事先詢問宗子大兄道試規矩時尚不夠細心,這種事絕不能有第二次,鄉試時我要儘可能瞭解場內可能發生的一切,要把所有可能發生的事都考慮到,時不我待啊。”

祁彪佳道:“應該不妨事的,只是提醒介子兄要儘快答題而已。”

大宗師和徐知府、侯知縣都在堂上看著他二人,張原、祁彪佳不好多說話,一齊步上大堂交卷聽候面試。

王提學這幾年閱卷多矣,眼光老辣,先將二人的四書題八股文極快地瀏覽一過,對徐、侯二人道:“必取的。”道試閱卷依然重視四書題,四書題作得好就能錄取,至於說五經題,那是定名次的高下。

張原和祁彪佳這次補生員是意料之中的事,徐時進和侯之翰一齊道:“恭喜老大人又擢撥兩位俊才。”

張原、祁彪佳二人趕緊跪拜大宗師,以後王編就是他二人的老師,一個士子從啟méng到進士有十幾個老師也不稀奇。

王提學先看祁彪佳的“尚書”題八股文,點頭道:“此文發明義理,正大醇確,十三歲的童子能有這樣的思致,難得,難得。”

少年祁彪佳滿懷期待大宗師當場點了他案首,卻見大宗師把他的試卷放在一邊,看起張原的《春秋》題八股文了,心裡不免有些失落。

王提學是專研《春秋》的大家,著有《春秋定旨》三卷張原曾細讀,書還是王嬰姿借他的,所以這篇“臧僖伯諫觀魚”的《春秋》題張原是作得典則深嚴、考據精詳、筆法圓潤蒼勁,王提學是看得頻頻點頭,看完之後意猶未盡,就與張原關於《春秋》討論起來王提學道:“觀《春秋》所致意者,正名與善之心見矣其“以義正名,二句,見得《春秋》**如此,勿粘定事蹟。”

張原答道:“大宗師所見極是,讀經要因事見義,事只不過個例著重處在義不在事,何為義?一者聖人之善心,二者聖人之**。”

王提學甚感張原所見與自己相投,談興愈濃,分別從玩辭、辨義、經世來論《春秋》,張原偶爾插幾句話恰能提綱挈領,非精研經義、好學深思者不能發此言,王提學大為讚賞,把這考棚大堂當作《春秋》講堂白鬚飄拂,縱論《春秋》~

一邊的祁彪佳好生無趣還有其他幾個考生也在等候大宗師面試,但大宗師談興正濃,根本無暇答理他們,其中一個童生高聲道:“大宗師,學生的本經也是《春秋》。

王提學有些不悅,便道:“既然你也治《春秋》,那我問你,降罪於文姜正以深其責於莊公、

此論確否?”

這可不是簡單的問答題,若非對春秋三傳瞭如指掌並且融會貫通是答不上來的,那童生支支吾吾,臉漲得通紅。

王提學目光一轉,定到張原臉上,下頜微微一揚,說道:“張原,你來回答。”

張原思索片刻,答道:“文姜殺夫,哀姜殺子,其罪不同,春秋法度重“屢書不諱”莊公雖忘親事,而孫郟之案正在此,大抵《春秋》

書法,或重下文,或重上文,不必單拘本句。”

不讀《春秋》或者泛泛而讀的在場考生,對張原這幾句話是聽得雲裡霧裡,但看大宗師那頻頻點頭的樣子,也知道張原答得很妙。

正這時,猛聽得轟隆隆一聲炸響,堂上諸人起先還以為是鳴炮開門放頭牌了,隨即聽得“沙沙”聲大起,原來是下起了雷雨,這下子坐在靠考棚邊沿的考生就慘了,不能作文,得護著試卷不被飄雨打溼,字跡模糊了那考卷就作廢這雨下了小半個時辰還不肯停,好在已有兩百多位考生婁卷,王提學視察考棚之後同意那些坐在邊沿的考生移坐到空位去,考試得以正常進行。

申時初刻,張原與祁彪佳等兩百多名考生頭牌出了龍門,大雨還在下著,考棚外〖廣〗場上,五更入場時那密如繁星的高腳燈籠現在換成了一朵朵雨傘,好似雨後林間冒出的蘑菇,只見傘蓋不見人,嘈雜的聲音飄潑大雨都壓浸不下去,沸沸揚揚今日的道試真是諸多不順啊,入場搜檢時斯文掃地,考時又被記名,現在又遭逢大雨,從考棚走到龍門,張原衣巾已經被打溼了,所以也不急著找地方躲雨,挽著考籃剛一張望,眼前一暗,一把大油紙傘遮到他頭頂,穆真真的聲音快活地道:“少爺你考出來了!”

張原側頭一看,穆真真如新摘香瓜一般潔淨的臉近在咫尺,因為離得近,張原能看清穆真真細密的眉尖沾著的小小雨珠,一雙幽藍的眸子睜得大大的,蘊著純粹的歡喜,旁邊的傘很多,穆真真努力把傘舉高,那略顯窄小的黑sè松江綿柑子就繃緊在xiōng前,窈窕凸現“這是誰家女婢,好生不曉事,這般硬衝過來,擠得人東倒西歪!”

邊上一人瞪著穆真真,出言責備,這人想必也是迎接某位考生出場的親友,穆真真和武陵原本等在龍門另一側,穆真真見龍門開啟,眼睛就一瞬不瞬地尋看,見張原冒雨走到了竹木護欄的另一側,全身溼透的樣子,穆真真趕緊奮力衝了過來,雖然穆真真矯健敏捷,但這雨天又都打著傘,免不了有些磕磕絆絆…

穆真真漲紅了臉,一手高舉,一時不知該怎麼賠禮道歉,傘下的張原已向那人作揖道:“抱歉,抱歉,這雨實在是大,不慎衝撞了閣下,見諒,見諒。”

那人定睛一看,轉怒為喜道:“原來是張公子,張公子這回一定是高中了,可曾看到犬子呂文昭?”

認得張原的人多,張原卻不認得這人,說道:“令郎還在作文,頭牌沒出來,二牌定會出來的,這回也一定要高中了。

”右臂輕輕一攬穆真真的腰肢,說道:“我們趕緊回家,我從腦門溼到腳板底了。”感覺手掌撫到的穆真真後腰的肌肉霎時繃緊,似乎要蓄力抵禦、刀槍不入的樣子一武陵這時擠了過來,他個子瘦小,撐傘的話根本擠不過來,只好收了傘鑽過來,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大聲道:“少爺,西張的宗子少爺先前說在十字街酒樓等你喝酒呢,請你出了考場就去。”

張原笑道:“我這樣子怎麼去。”見穆真真只顧給他打傘,自己半邊身子在淋雨,便伸手在傘柄上往穆真真那邊一推,說道:“不用遮我,我反正溼透了你們怎麼不多帶一把傘?”

武陵道:“本來是多帶了一把傘的,被張定一少爺借走了。”

張原也不打傘,邁步便行,武陵反正也淋溼了,挾著傘笑嘻嘻跟在少爺身後。

出了擁擠的考棚〖廣〗場,張原大叫一聲:好比前年在餡濤園湖心島遇暴雨一般,和武陵兩個撤tuǐ就跑,穆真真跟著跑,傘蓋都被風颳翻了,主僕三人一口氣跑到東張宅第,還沒進竹籬門,猛聽得嗩吶聲、銅鑼聲驟起,只見一夥候在門前的吹鼓手擁了出來,冒雨吹吹打打,恭喜聲一片,卻原來這夥吹鼓手因為考棚前人太多,不好找人,知道張原是必中的,離得又近,乾脆就在張原宅門前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