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
“確定什麼?”
朱厚照一時沒能理解到弘治皇帝意思,所以有些愣神。
“朕問你這個舞蹈,是不是聖人老子教給李兆同的?”
“是啊,怎麼了?”
朱厚照依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關鍵,不過,已經不要緊了。
弘治皇帝的臉色,此刻已經舒緩了下來,他重新坐直了身軀,開始靜靜地欣賞舞臺上的表演,那些跪在他前面的大臣,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這個鍋,聖人老子背了?
那些大臣要指責臺上的舞蹈有傷風化,侮辱神靈,那去跟聖人老子說啊!
眼前的舞蹈,可是聖人老子安排的!跟我兒朱厚照何關?
弘治皇帝與朱厚照交談的聲音並不小,哪怕現場鬧哄哄的,那些離弘治皇帝比較近的大臣,也是聽見了的。
————
然後,這個訊息,就傳遞了開來。
一時間,這些跪在地上的大臣,站也不是,跪也不是,一個個面面相覷,尷尬地跪在那裡。
弘治皇帝沒有讓他們起來,他們是不敢起來的。
……
《水手》這個節目,尺度是最大的,《水手》都沒有出問題,後面的節目,自然更不成問題了。
當李兆同宣佈演出結束,李東陽走上舞臺,開始主持祭祀神靈的儀式的時候,在場的眾人,除了那些依然跪在地上不敢起來的大臣,其他人紛紛感覺不虛此行!
這一場盛大的演出,實在是令他們大飽眼福啊!
更為關鍵的是,還不要錢,還能看到一群狗官跪在地上不敢起來。
這讓在場的百姓,都跟夏日裡吃了冰淇淋一樣舒爽!
大明祭祀儀式用犧牲仍是牛、羊、豬三牲,顏色以紅色和黑色為正色,祭祀儀式所用的犧牲,提前九十天便要精心餵養,刷洗,使潔淨肥腴。
祭祀前三十天,皂帝還要去牲棚看看牲的餵養情況,從這天起大臣輪流去,每天要有一位,以表示隆重和虔誠。
祭祀具體日期由欽天監選擇。
臨祭,提前三天或兩天,百官演習禮儀。
太祖高皇帝規定,凡是祭祀天地、社稷、宗廟、山川等神,為天下祈福,要下令百官提前三天齋戒。
其內容是沐浴更衣,單獨宿止,不飲酒,不吃葷,不去看望病人,不去弔喪,不聽音樂,不打官司,專心致志地去想所祭祀的神靈,想象神靈就在自己頭上或左右。
祭祀當日,皇帝、百官需一大早便來到圜丘,冠帶就位,然後按著贊禮者的要求,一項一項地進行。
一、迎神、奏樂。
二、燔柴。在僚壇燒全牛。
三、行禮。皇帝、太子、百官都跪拜兩次。
四、奠玉帛。皇帝洗手登壇,在樂曲聲中,在昊天上帝神位前跪拜,上香,奠玉帛。
五、進俎。皇帝親自擺好祭神盤。
六、初獻。皇帝再次洗手洗酒爵,上香,祭酒。這時,祝官捧出祭祝文跪拜讀出。祭酒儀式分成三次逬行,第一次稱初獻,第二次稱亞獻,第三次稱終獻。
七、飲福受胙。飲福指飲祭過神的酒,是神賜予的福酒。受胙指接受祭肉,意同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