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如果大明沒了,那這個銀行,還會存在嗎?肯定不會存在了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因而,銀行與我大明,就相互依存的關係,大明在,銀行自然就在,那麼,我大明朝廷自然也就在,既然能同時存在,那銀行,自然不怕朝廷消失還不起啊!
當然,朝廷也不能隨意向銀行借錢,該給的利益還是要給,該還的錢還是要還,因為這些錢,可都是百姓的血汗錢,一旦朝廷失約,這對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來說,也是極為不利的。”
為了防止朝廷完全不講信用當回事兒,無休止的借錢,李兆同先把醜話說了出來。
“陛下,老臣看來,這個銀行,大有可為。”
銀行,是從“一條鞭法”那個話題牽扯過來的,按理說,張懋是會很反對銀行的成立的。
但是,張懋這個人,雖然私心重,但是他對大明,還是忠心耿耿的,他還是想為大明的江山社稷做一些事的。
聽了李兆同的陳述,張懋覺得,這個銀行,大有可為,而且他仔細考慮了一下,這個銀行對他也很有利,所以,他出乎人意料地,站了出來。
“陛下,老臣掌管五軍都督府,因此,老臣在想,五軍都督府,是否也可以向銀行借錢呢,然後,在將士出征的時候,這就能一定程度上緩解缺糧缺錢的困境,緩解戶部的壓力。”
張懋還有一點沒說,那就是,五軍都督府一旦有了錢糧,那麼,他們這些武將,也不需要受制於文官,受文官的氣了!
他作為五軍都督府的最高長官,他手中的權力,自然就大大提升了!
說不定,他還能從文官手裡,奪回土木堡之變之後,丟失的軍權!
張懋沒有提到這點,劉健等人,卻是考慮到了,他們都是人精,很明白,一旦五軍都督府有了錢糧,兵部就不見得那麼好掌控大明的軍隊了,所以,他們一個個都皺眉起來!
為什麼皺眉,而沒有激烈反對?
因為劉健等人,不僅意識到了銀行對武將有利,對他們文官治理天下,同樣很有利啊!
戶部雖然管著國庫,可是大明的國庫,幾乎空空如也,卻還要養著一大批“朱”,所以,國庫空虛,朝廷嚴重缺錢啊!
缺錢,自然就導致,劉健他們這些人,想辦點利國利民的事情,比如興修水利,都很難。
因而,劉健他們,也需要銀行,也想向銀行借錢啊!
所以,他們都在衡量其中的利弊,一個個皺著眉頭,暫時沒說話。
弘治皇帝,同樣想到了張懋的小心思,他作為一個帝王,他首先考慮的就是平衡,他是不希望文官一家獨大的,這會削弱他的話語權,所以,弘治皇帝沒有劉健他們想的那麼多。
他的眼神亮了起來,看向李兆同,興奮道:
“賢侄,這個銀行,怎麼建立?”
李兆同見弘治皇帝這般興奮,也知道了弘治皇帝的態度,他瞄了一眼自己的老爹等人,心中嘆了一口氣,暗自嘆道:
這是時代的變革,希望你們能跟上腳步吧!
然後,他就看向弘治皇帝,回答道:
“陛下,銀行的建立,很簡單,首先,要確定股權,然後按照各自的佔股,拿出相對應的錢財了,存入銀行,作為保證金,也作為起步資金,然後,銀行就可以選址建立了。”
“賢侄,你認為這銀行的起步資金,該是多少才合適?”
“一千萬兩吧!”
李兆同思量了片刻,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