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瑩是母親嫁女,各種的患得患失,憂慮焦躁混在一起,情緒複雜到,她自己都不明白,到底哪裡不對。
胡老太正相反,她知道孫子眼中只有一個妹妹,她與方悅吃住在一起,又是從小看著方悅長大,非常明白方悅是最適合孫兒的人選。
“你彆著急,坐下!”胡老太道:“你想想,咱們是知根知底的,我家裡啥情況,你都清楚。你再給小妞尋夫家,能尋啥樣的?”
董曉瑩坐下了,這老太太段數太高,她弄不過,外援兒子不在,要冷靜不能讓人忽悠了。
“嗯,嬸兒你說,我聽著呢!”
胡老太接著道:“要論家世,廖家是國公門第,不算差吧!”
“那是!”董曉瑩應了一聲。
胡老太道:“沒有亂七八糟的親戚,沒有公婆要伺候,這一點也合你心意吧!”
“嗯!我的意思,關鍵在孩子,兩情相悅才能過的和美。”董曉瑩重申自己的觀點。
胡老太點頭道:“他倆自小就認識,從沒紅過臉,鬧過脾氣吧!”
我閨女把你家孫子當小孩,怎麼可能跟一個孩子鬧脾氣?
胡老太總結道:“你別多想,我知道,你擔心小妞吃虧,擔心聆哥兒在外面,有了看上眼的姑娘,擔心兩個孩子處不來,小妞以後不好說親。
這些都不是事,我的孫兒我知道,他就沒長自己相看姑娘那根筋。小妞是好孩子,聆哥兒懂事兒,怎會處不來?”
董曉瑩剛要說話,方悅跑了進來,“娘,胡奶奶,快過來吃飯,午飯我準備了釀鴨舌,還有糖醋魚。”
“咋是你準備?”董曉瑩不滿道。
方悅笑著道:“哎呀!我喜歡吃啥,自然要安排上,快別嘮了,去吃飯。有甜湯,我今天覺得口乾的厲害,不知道是不是炕燒的太熱了。”
胡老太道:“那要多喝水,等會兒讓人給你煎些敗火的湯水。”
當著閨女的面,董曉瑩沒多話,胡老太說的她都明白,就是心裡難受,心口裡窩著一團疙瘩化不開。
午飯後,方悅打著哈欠,要去睡覺,董曉瑩和胡老太回了暖閣,接著嘮孩子的話題。
胡老太看出來了,無論小妞說親的物件是誰,這位心裡都不順,老四媳婦是捨不得閨女。
“咱現在說這些沒用,小妞還沒及笄,身上還沒來事兒。說的再好,要等小妞長大了,親事什麼的,明年及笄後再議不遲。”胡老太道。
董曉瑩放下茶碗,嘆氣道:“明年,明年聆哥兒都二十了。”
胡老太說:“長安比聆哥兒還大幾個月,你不急著兒子,著急閨女?”
董曉瑩捂著腦袋道:“哎喲!都是討債的,公主的閨女,是好娶的嘛!提起來我就頭嗡嗡的。”
胡老太擺手道:“那就別多想,你打算啥時候回鎮上?老四自個在富通,你不過去看看?”
董曉瑩嘆氣道:“明年二月中往回走,安安要在那邊秋闈。我也想去富通,兒子要是考過了,要進京趕考,要是考不過,我咋跟公主說?
親事到了這份上,安安就算考不過,人家捏著鼻子認下,親事結的也是滿肚子怨氣吧!”
胡老太伸手拍了怕董曉瑩算是安慰,“你想多了,長安咋能考不過?放心,一準能考過。”
“老夫人!”丫鬟在外面稟告,“方小姐請夫人過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