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四十八章:不一樣的日子

兩輛馬車,黃達非要跟著,跟悶子胡攪蠻纏,定要架那輛放滿了黃紙,金箔紙搭的金山,銀山,滿是紙質祭品的馬車。

這是表達誠意,董曉瑩能理解,可她不想讓黃大當家趕車,那人就沒個正溜,別給馬車趕溝裡去。

“知道你是好心,你有武藝,趕車技術好,你給我趕車。”董曉瑩道。

黃達堅持道:“我今年剛來家裡,理應為老爺子盡孝,我來趕這輛車,悶子武藝好著呢!他是正經學出來的,我們這些野路子不能比。”

董曉瑩無奈了,這還謙虛上了。

悶子看看前後兩輛車,轉頭就去了坐人的車前,“我護著小姐。”

得,這還說不聽了。

馬車出了城門,悶子把車趕的飛快,董曉瑩擔心路上有冰,有雪不好走,一直對外面喊著,悶子慢點趕車,不著急,安全第一。

可悶子根本不回答,說不聽。董曉瑩只好和閨女摟在一起,互相把著控制身體。

一天趕路一百多里,緊趕慢趕天黑透了,才摸黑住進預訂好的客棧。躺下還感覺自己在來回晃動,那可比當年坐綠皮火車硬座,後遺症還大。

這一路顛簸的,差點沒把五臟六腑顛移位嘍!飯不敢多吃,半路餵馬,也不敢亂走。

大冬天,野地裡上廁所都不方便,小風一吹,屁股蛋凍的直抽抽。冬天還有一點不好,不能憋尿,越是憋著越是冷,裹著皮褥子也不中。

在外住了兩夜,又趕了半天路,終於到了河中府,找了客棧歇下,長安讓娘和妹妹休息,帶著悶子出去了。

黃達不敢亂走,守在夫人和小姐房門外,生怕悶子回來,不見他守著,定給他一頓好打。

本來擠開悶子趕車,一路上黃達心裡就打鼓,悶子這人不聲不響,出手真黑,想打你,根本不用講理由。

董曉瑩坐在屋裡,捧著水杯,跟淨房裡的閨女說話。

“你哥定是幫忙問老家的事了,那點破地,幾間破房子,有啥好惦記?

還有祠堂,聽說,以前的方家村,現在和鄰村甜水村合併了,祠堂還在。

咱村以前沒跟著走,留下的老人還有活著的,真是不易,竟然能熬過來。我都想去看看他們,孬好給送點吃食,過年了,也不知過的好不好。”

方悅在淨房裡喊:“娘,你別嘮叨,我乾燥!”

董曉瑩接著唸叨:“你別總使勁兒,小心得痔瘡。我跟你說,等會兒咱回家看看唄,原來的房子沒賣,也不知啥樣了。”

“娘,你別說話了。”方悅又喊了一聲。

董曉瑩抱著自家的被子,鋪在床上,躺下蓋上皮褥子,接著說話,“這躺下了還感覺渾身顫悠,腦袋直髮蒙。”

方悅從淨房出來時,老媽已經睡著了。

長安帶著悶子去了縣衙,打聽原來方家村的房子和田地,有沒有辦法買回來。

衙門給了回覆,已經當荒地分出去了。讓他們託牙行打聽,又誰家張羅賣地,一小塊一小塊的往回買吧!

答案與上次二伯打聽的一樣,祠堂可以收回,但要與當地村民,里正,達成協議。你收回了,還是要僱人幫忙守祠堂。

村裡的祠堂本就有人守著,村民都懂規矩,不會耕種祖墳周邊的土地。所以,祠堂和祖墳倒是不用找官府。

在民間,大家約定俗成,那是你們的祖墳,你們的祠堂,不用地契,有祖宗守著呢!

長安和悶子又回了他們家,大門鎖著,但銅鎖很乾淨,進去能看出,經常有人來打掃。

問了鄰居才知道,王嫂子經常過來,孩子上學,就帶著孩子在這裡住。如今縣學放假,王嫂子帶孩子回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