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晚輩要給長輩磕頭拜年,新年的第一天,各家主事兒的男人也要出門拜年。
京城這裡大多是家裡的長子,帶著長子媳婦出門。到上司,族親等相熟的人府上,給當家老太爺,老夫人磕頭拜年,說幾句吉祥話。然後告辭離開,趕往下一家重複拜年流程。
方家就沒這種趕場的煩惱,一來京城親戚少,早上剛開門,餃子還沒上桌,豐谷鎮在京城的所有人都到了。
二來,他們應該登門磕頭拜年的長輩,只有胡老夫和三公主殿下,兩人一早就進宮了,人家還要給皇上拜年,不會等在府裡,接受小輩過來磕頭,說吉利話的無聊舉動。
不過,長安還是出門了,身後跟著還算懂事的黃偉,還有一個不愛說話,惹事機率小的悶子,先去了大長公主府。
自然他們是見不到大長公主,在門房登記,規矩的朝著內宅方向施禮問安後,告別管事離開了。
接著去三公主府上,嬤嬤接待了他們,袁世基帶著紅著臉的妹妹,給長安送上茶水,嘮了幾句拜年嗑。拜年活動在這裡算是完事兒。
長安提出要去袁氏族宅,袁世基考慮了一下,決定陪著長安同去。
大過年的總不好鬧起來,袁世基一路上已經想好了,要儘量幫忙周旋。
到了袁氏族宅才發現,根本不會鬧出不愉快。因為袁駙馬身體不適,不見客。以前能接待來客的族老,已經搬去族中官員家裡。在族宅裡養病的族老們,更是不可能起身接見。
於是,長安在門房做了登記,按照管事指點,朝著駙馬爺所在方向,施禮問安,遙祝新年快樂。
回到府中,正堂擠滿了人,炭盆上放著鐵網,上面烤著的板栗發出誘人的香氣。
郭滿堂正唾沫橫飛的說著年前大賺了一筆。
“大人過年就是花錢,小孩子才是得利的那個,咱家的鐵皮青蛙,一擺出來就被搶空了,還有鐵皮小馬,有的都來不及刷漆,更別提二十兩一個,要粘上鹿毛的那種了。”
郭滿堂的兒子,郭百剛道:“咱家城外的作坊,大工今年一人發了四兩銀,我娘還給一人割了二斤豬肉,一個個樂的嘴都合不上了。”
剛子媳婦道:“那是,作坊裡幹活的都可賣力了,誰能像咱家的鐵匠作坊一樣,怕工匠賣力虧了身子,還給包肉包子吃!”
牛老太笑著道:“你就是犯懶,包包子咋啦!要給吃肉,不能天天肉片燉菜,總要給人換個花樣。”
董曉瑩拉著長安小聲問:“中啦!你定親的花費,自己出吧!”
城外的鐵匠作坊是長安的私產,郭滿堂如今帶著兒子全權負責。所有貨品在豐谷土產店寄賣,給族裡提兩成紅利。
方悅感嘆道:“還是我哥賺錢簡單,我一天累的眼睛疼,畫出來繡樣,還要再仿照十字繡的模板圖一樣,給人配上色號,色線。服務細緻周到,卻沒我哥賺錢多。”
董曉瑩看過鐵匠作坊的賬本,目前京城的產業,做賬發工資全是董曉瑩在忙活。
“那是,鐵匠作坊才是暴力經營,收的是廢銅爛鐵,一口大鐵鍋收上來,勉強給人十個銅板。熔了鐵鍋所得到的鐵,能造出一箱鐵皮青蛙,一隻鐵皮青蛙就買二錢銀子,嘖嘖,我咋沒想到這個賺錢的買賣呢?”
牛老太嫌棄道:“你還跟你兒子爭?胖墩以後要成家,你總要讓人家小兩口有過日子的錢。”
過年嘛!大家都閒著,自然就是聚在一起聊天。這裡暫時沒有打麻將,這種國民運動。圍著炭盆吃吃喝喝,說說八卦,就成了過年的主要活動。
李老太道:“你們是不知道,袁家的錢莊算是完犢子了。存了銀子在錢莊的人,差點沒把他們錢莊給砸了。”
牛老太忙問:“啥情況,前兩天我不得勁兒,沒出門,沒看成熱鬧。”
李老太道:“我讓長磊過去看了,咱鋪子裡收了兩張袁家錢莊的銀票,足足一百五十兩吶!這要是打水漂了,咱白給人做大蛋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