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院試張榜出來,長安和方悅果斷不去湊熱鬧了,跟著老媽去吃大伯家的喬遷宴,開席前,黃毅回來報告了長寶上榜的喜訊。
方家又多了個秀才,牛老太最高興。
在得知長寶要考國子監後,就連方悅都流露出了羨慕的神情。
太嫉妒了,男孩子就能上學,她就只能在女生的規定範圍內奮鬥,其實,她文科也不好,讓她去國子監,她才不會去,天天學古文,正經找虐啊!
可是,又嫉妒男孩子有高等學府可以進。
一日熱鬧,連蔡老孃都沒作妖,說著吉利話,拉著張氏嘮拜年嗑。她也知道自己做錯了,聽人忽悠兩句,給兒子找了麻煩,現在努力往回找補吧!
秀才名單出來,再有倆月就是國子監選拔,跟著秋闈的時候就到了。長安即便有再多事情要做,也要全部放下,努力跟著太子找來的名師學習,一天刷幾張策論,把自己虐的欲仙欲死。
沒了哥哥關注,方悅忽悠老媽就容易多了。
她要去幫李姨母,畢竟季冉入了宮,生意上的事情全要李姨母一人承擔,她答應季冉會幫忙的。
從寧遠城回來的土包子廖聆,在方悅的包裝下,越來越有電視劇古代男神範兒。
京城這半個月,最熱鬧的還是袁氏族裡。他們對方家使陰招的後果,如今全顯出來了。
袁氏一族先是收到一個牌子,鐵牌,管家不懂啥意思,沒過兩天,袁家的商隊就被打劫了。
管家後知後覺,那個牌子就是劫道的告訴你,先送買路錢,不給就劫你。
接著就是袁氏族裡傳來訊息,錢莊擠兌的事情剛壓下去,錢莊送回族裡的銀車就被搶了。
京城袁氏的族宅,更是三天鬧次賊,五天被人劫一回的訊息傳出,方家不能惹的流言,在京城各府流傳開來了。
看不起方家的有,不削方家,認為自己身正的也有,更多的是唾棄方家讀書人,竟然與盜賊為伍。
不過,沒人敢出來說,就算私底下議論,沒幾日這股風也就散了,賊人沒來,何必因口舌招惹是非,引來賊人呢?
還是廖聆最初估計的形勢,沒人願意千日防賊,所以,鄙視,不削為伍都要放一邊,背後使陰招還是算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嘛。
京城永遠不缺新鮮話題,袁家惹了一身騷,日後與方家成為親家,有的是和好的機會。
今年的迎春詩會要開始了,提前報名的人裡,有人收到了詩會請柬,有人卻要蹭旁人的請柬才能進入。
方悅屬於蹭華保鄉君請柬的人,女客可以帶兩名陪同。但沒有請柬的人,沒有機會參與詩會上的才藝展示。
舉辦詩會的迎春香園,是太祖帝賜給帝師的一座別院。
迎春詩會是帝師晚年無聊,見園中春景不錯,每年邀請三五好友聚會,因好友帶著家中子弟前來,好友聚會便成了年輕才子求教,展示才學讓帝師點評幾句,因此逐漸形成了,每年春的一場會文比鬥。
馬車在街口就被堵住了,一點點往裡挪,車中小姐們,與車外騎著馬悠閒走過的公子哥,是兩種心情。
小姐們焦灼等待,恨不得早一刻進入香園,好搶個好位置。公子哥們騎馬不必等待,在香園門口下馬,丟開馬韁繩,瀟灑進園。
有請柬要展示才藝,不用搶位置,園內早就給安排好了,進門遞上請柬,有小廝帶到座位前。
華保鄉君和方悅打扮的低調精緻,兩人都是來打醬油的,下了車,沒往人多的地方走,讓婆子帶她們去了園中游玩。
“悅兒頭一年來,不如讓我帶你們四處轉轉?”關小姐此時正等在園中,已經成為華保鄉君的準大嫂,她也沒必要跟人搶風頭。
“好啊!不過,哥哥好像去了文清園,你不要過去嗎?”
她進門就說逛園子,放棄了文清園的座位,此時自然不會過去,華保鄉君調笑準嫂子,畢竟這位以前是自己的表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