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了這般做縣令,方明遠一直忙的腳不沾地,落戶籍分田地,抓經濟,組織起民間武裝力量,把城防衛隊編制填滿,抽空還搞了一場小型農產品交易會。
重要的思想品德,愛國主義教育,一直沒功夫提起。而且,軟環境建設也需要跟進,需要很多讀書人,需要有學校,這些都不是一下能做出成績的事情。
趁著年關將近,方明遠讓學生們開始抓精神文明建設,街道上用紅油漆刷上新年氣象,有國才有家。國家昌盛百姓富足,還要有配圖的孝道字畫,比如黃香溫席,臥冰求鯉。
能上街的學生,要去街上給百姓宣傳,孝道,愛國,而且,每個學生寫一篇愛國主題小故事,趁著年關,讓說書先生在茶館開講。
百姓們聽兩耳朵,覺得好玩,笑笑就過去了,走沒走心不知道,但絕對聽到看到了。
在府衙外的巨大影壁上,本來該下馬下轎,閒人迴避的地方,每日都圍滿百姓,衙門們負責維持秩序,學生們拿著銅製大喇叭,對著小口幫忙念告示。
上面寫著,松子年後的收購價,蜂蜜年後的收購價,炒藥茶的廠子年後開始收苦菜,婆婆丁,蒲地藍,絞股藍等藥材。
“別看年後松子便宜了,大夥兒也別留著,放久了更賣不上價錢。”
另一名學生接著喊:“年前乾果運到京城,別看收購價貴,其實咱路上沒少費工夫,知府大人貼著人情,請人幫忙通關吶!”
“青玉大米漲價了,皇后娘娘喜歡吃,誇咱的大米勁道,來年咱要多種出更好的大米啊!”
喊聲此起彼伏,不遠處幫忙寫信的老賬房,在手心哈了口氣。聽面前的老農道,他堂侄兒,你在家裡閒著也是閒著,不如進城來,領回去木工活,幹好了送來,一件能賺十文二十文的手工錢。
老農被人擠開,婦人拍在桌上兩個銅板,“幫我寫幾個字,就說城裡有好事兒,速速來啊!”
老農瞪眼,“你這媳婦沒成算,啥好事兒都不說,人家能來?”
“哦,就說搶錢了,來晚了就沒了。”婦人一點不墨跡,本來就是搶錢,做工不費事兒,不來在家炕頭坐著,誰給一文錢了?
拿上寫好的信,不用遠走,到每個廠子外找接送工人的馬車,不用塞銀錢,讓幫忙帶去那個村,車伕都能樂呵的應下。
各縣衙門也很忙活,百姓不知道村裡啥是好東西,不知道什麼能賣錢,縣太爺下去走一趟,告訴百姓後,空出倉房,請婦人來挑揀貨物,然後過稱,在讓衙役跟著縣裡鏢局,押運到府衙。
現在百姓連山口一塊石頭,都不捨得破壞,上次來了一幫公子哥,山裡看了一眼,隨手就指出幾樣好東西,咱家以前用來壘豬圈的石頭,原來能做鎮紙,豎著切開,鑲上木頭框能做擺設。
百姓就不明白,一塊條紋花石頭,擺條案上幹啥?哪裡好看了?他們咋沒看出來呢?竟然能賣好幾兩銀子,這跟撿錢有啥區別?
反正靠著大山的農戶,全把孩子撒山上去了,沒事上前撿石頭,咱運石頭廠,開出來說不定,能換來一年的家用。
就算撿回的石頭不能換錢,那也是好東西,砸碎了鋪路上,等開春了,咱這邊水泥廠就要過來,把地面夯實往上鋪水泥了。以後下雨天出門,腳上都不沾水。
而此時,學生們卻在討論國營工廠問題,有老師在還好,若是老師離開北地,這裡換了一批官員,還能如此為百姓嗎?還能如此清廉,不貪百姓的血汗錢嗎?
朝廷禁止與民爭利,來的是貪官還好,至少為了貪汙,這些官辦廠房還能存在,若是來的是清官,自詡高尚,看不上這些銅臭買賣,是不是就會取締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