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一章:人生的高光時刻

殿試沒什麼懸念了,本來上榜的殿試後,一定是新科進士,殿試是落後份子往前擠一擠,拼一拼的途徑。

不想落在同進士一欄裡,方明遠就成了要在殿試上拼一把,哪怕擠到二榜末尾也好的那一撥人。

殿試是皇帝親自出題,方明遠看一眼就覺得少帝還是太嫩了,就差直接告訴天下,我要撤藩。

題目寫了很長一溜,意思很明白,藩王割據加重朝廷負擔,朝廷是不是應該加重賦稅。

方明遠避開敏感問題,賦稅嘛!

你以為你沒交,其實任何人都在為賦稅買單。

舉了個簡單的例子,農婦挎著籃子進城賣雞蛋,原本在家說好,雞蛋賣一文一枚,賣雞蛋的錢就夠換油鹽,剩下幾文能扯二尺布做鞋面。

農婦來到城門,要交兩文城門稅。農婦交了城門稅,默默的想著,雞蛋賣三文兩個吧!

在市集找到地方擺攤,巡街衙役來了,告訴農婦在這裡擺攤要交兩文地頭稅,於是,雞蛋還沒開始買,已經漲到兩文一個。

農婦擺好攤位,聽見衙役敲鑼大聲宣讀告示,原來朝廷要增加賦稅,家裡的田今年要多交一成的糧食。農婦只好把雞蛋漲到了三文一個。

這時一位管家來買雞蛋,農婦擔心他砍價,故意報價十文三個,於是,管家十文三個買回去了一籃子雞蛋。

管家是舉人老爺府上的人,舉人老爺有田地,不用交賦稅。可舉人老爺真沒交稅嗎?舉人老爺要吃雞蛋,要買肉,買米,購買生活所需,花銀錢購買的任何一項商品,都包含了稅款。

有人不滿舉人老爺不用交稅的特權,卻沒想過,舉人老爺明面上沒交,卻時時處處都在為稅賦買單。

方明遠沒寫藩王封地,卻依舊寫了敏感計程車子免稅問題。交上卷子,他有些後悔,應該寫的更和緩一些。

三百士子回家等待,次日貼出皇榜便是他們人生最高光的時刻,是一舉成名天下知,還是落在同進士,如夫人的陪跑名單中,誰也不能肯定自己會如何。

蔡昆問起方明遠,殿試策論是如何作答,方明遠表現的很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態度,“隨便唄!最次我也是同進士,還能落出皇榜外去?倒是你,殿試如何作答?”

蔡昆輕聲複述了殿試答卷內容。

長安和方明遠都吃了一驚。長安看向老爸,你啥事跟人瞎掰扯,說啥的自治區?

方明遠也在想,我啥時候跟人白話自治區了?這不是坑叔嘛!我說的自治區,跟藩王封地能一回事嗎?

此時批閱試卷的大學士,看著兩份來自樂平學子的試卷,他對士子變相納稅的文章很是滿意,老子不過田地沒交稅賦,吃穿住用一點沒少給。

文章裡寫,正是因為國家對士子的優渥,士子在分擔賦稅的同時,為了回報鄉里,沒少拿出銀錢,修路,修橋,蓋學堂,接濟民眾。正因如此,加重稅賦不止是百姓的事。

寫的好啊!你看看,老子在鄉里修橋鋪路,手裡沒幾個銀錢,還要接濟鄉鄰,你再加稅賦,老子吃的雞蛋就要十文錢一個啦!

旁邊這一篇寫的更犀利,藩王其實等同自治,細說了自治的意思,替朝廷分析應如何完成自治,而不是透過稅賦來增加百姓負擔。

這篇文章皇上看了,一定會生氣,但也不是沒有道理。

在大學士看來,封地也好,自治也罷,讓他自己忙活去唄!都是你老趙家的地方,還分什麼你我?誰家老子百年後,子孫都要分家產,孫子想獨佔,不給叔叔留一口,這就太不地道了。

文章呈上去,果然皇上很不高興,大學士難得幫樂平士子說了幾句好話。

“皇上,大長公主才交回封地,樂平士子不多,正是該安撫的時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