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四章:(二合一章)

長安含笑道“爹,你該不會打退堂鼓了吧!不過,這事兒你不願幹,可以忽悠大姐夫喲!大姐夫絕對願意做,而且願意為之奉獻一生。”

方明遠敲了一下兒子的腦門,“去忙你的事兒,我去找小蔡聊聊。”

“一起唄!爹,你可別忘了,豐谷小學的教材,大部分是我出的框架,然後假借你的名義,讓大姐夫制定詳細教案。”長安立刻強調他為豐谷小學做的貢獻。

方明遠心虛了,教材框架是兒子寫的,教案制定是兒子全程參與。寫好後,拿回家走個過場,有很多他連翻都沒翻看。

“走,一起去和小蔡聊聊。”

前院外書房裡,蔡昆正在整理今日抄回來的書,打算多抄幾遍,避免遺失損壞。

“小蔡啊!”

蔡昆起身相迎,見禮後,小跑著拎銅壺打水,準備燒水沏茶。

長安跑去攔住蔡昆,“這事兒我來,父親有要事與大姐夫相商。”

方明遠乾咳兩聲,把一路過來跟兒子談的託詞說了出來。

“小蔡啊!你是否覺得我們小學與眾不同?”

蔡昆迷茫的看著方明遠,不同?哪裡不同?他幼年跟著老童生啟蒙,是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後來母親和哥哥推著一車糧食,帶著臘肉芹菜給他尋了一位老秀才,學習模式還是一對一。再後來,先生就沒了,他只能自學。

“有何不妥?豐谷小學教授學子眾多,不如此教學,如何兼顧幾十名學子啟蒙?”

方明遠點點頭,這也是他們的獨特之處,老師少,學生太多。

“我是說教學方式。我們每教一個字,都會告訴學生釋義,並詳細解釋用法。這是其他學館沒有的。”

蔡昆道“確實如此,當年昆啟蒙時,先生念一遍文章,我跟著複述,並背會全文後,先生才給逐句解讀,並未字字講解釋義。”

“仲坤,你可覺出此般教學的好處?”仲坤是蔡昆的字,他在家排行老二取了仲字,至於坤字是考中秀才後,張主事為了彰顯自己有文化,硬生生把崑崙的昆字該成了乾坤的坤字。

蔡昆當然知道詳細講解每個字釋義的好處,隨即侃侃而談,列舉出很多教學總結來。

方明遠聽著含笑點頭,很好,明天見到柳大學士,你要記得再說一遍喲!

“嗯!你說的很對,但有一點,我們教的就對嗎?”方明遠雙手下壓,止住了蔡昆的話,“如今我們在翰林院,身邊全是讀書最好,最精的優秀人才。

若是有翰林註釋出字義,刊印成冊,是不是能幫助更多的讀書人。呵呵,當然,我們學校就有工具書了,孩子們記不住釋義,可以翻書找,再不用追著老師可後死記硬背了。”

蔡昆低頭細想,越琢磨越覺得這是天大的好事,抬頭臉膛發紅的看著方明遠,“四叔,這是惠及天下學子的善舉啊!”

方明遠謙虛一笑“非也,非也,咱們都是俗人,不過是為了更好的教學,請同僚批評指點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蔡昆有些困惑,明明是好事,做出來可以震驚世人,為何四叔這樣說?

長安把茶水放在老爸手邊,道“父親的意思是,此事還需大學士牽頭,父親與大姐夫剛入官場,很多事情不易強出頭。”

“對,仲坤啊!你要記住,學會虛心求教,要記住,任何時候功勞都不能獨佔,槍打出頭鳥,花花轎子抬人,你好我也好!”

蔡昆起身作揖道“晚輩受教了。”

“誒!坐下,快坐下,咱還有很多事要商量。”方明遠笑著起身,伸手虛扶了一把。

看著蔡昆坐下,再次落座道“剛剛我與長安聊起,天下文字有九萬五千餘字,而說文一書統計了九千五百餘字,仲坤,你可有想過,若要註釋所有文字,窮其一生也未必能做到。”

“有九萬五千餘字?”蔡昆木愣愣的複述。

長安道“大姐夫,說文中只有字形拆解,對字義和讀音併為認真標註,而且,小學教材中,二年級就學習兩千餘字了,三年級憑藉所學兩千餘字,便可寫文章。所以,其實我們常用的應該只有兩千餘字。”

方明遠接著道“這就好辦了,我們只需把一二年紀的教案拿出來,請翰林院同僚斧正,先編纂出兩千餘字的教學工具書即可,剩下的字可以慢慢來。”

長安呵呵一笑,“這很難喲!大姐夫可有想過,一個字的讀音要如何定義?當初教學麻雀的雀字,王老師讀巧,他說麻雀就是家巧(雀),還有蘿蔔的卜字,算學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讀籮貝,翰林院中地方話的發音,如何認定哪個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