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接過吊墜,仔細看了一分鐘,“好像是當年搬家弄丟的吊墜,我小時候戴過,奶奶說,男戴觀音女戴佛,觀音菩薩能保佑我。”
“你再仔細看看。”吊墜兒子戴的時間最久,她嫁給方明遠時,接到這吊墜後,一直很寶貝,壓箱底的時間比較久。
方悅指著吊墜繩子道:“你們發現了嗎?紅繩是尼龍繩。”
“什麼情況?”長安握著吊墜問。
母女倆相互補充,把今天得到吊墜的前後經過說了一遍。
“你別想了,快把這玩意送空間裡去,太恐怖了。”董曉瑩捂著心口道。
方悅卻不覺得,“或許著就是咱們一家穿越的根源呢?是它帶著我們來了這裡。”
長安皺眉想了一會兒,問:“當初祖奶奶給你的時候,跟你咋說的?”
董曉瑩想了一會兒,不確定道:“好像沒說是傳家寶,說了很多小時候跟著祖輩逃難的事兒。”
抗戰時期,老人那是還是個孩子,黃河決口了,一家被迫逃難,為了口吃的,賣掉了家裡很多之前的物件,後來沒得賣了,就把老人送出去換了一袋糧食。
老人以一袋糧食的聘禮,嫁進了方家,幹活任勞任怨,生了幾個孩子,慢慢的在家裡有了地位。孫子成親時,想要拆掉老屋蓋樓,這個吊墜就是在老屋牆縫裡發現的。
董曉瑩嫁進方家時,老人想拿出一個像樣的見面禮,想起這個白玉吊墜,覺得應該能拿的出手,就把吊墜給了董曉瑩。
後來董曉瑩離婚,想把吊墜還給方家,婆婆卻把吊墜給長安戴在了身上,說是能保佑孩子健康成長。
這也是不願放棄孫子,孫女的意思,婆婆一輩子只認她一個兒媳婦,這也是曾經讓董曉瑩很苦惱的一件事兒。
老媽又把話題扯到離婚後,奶奶的態度上了,長安及時喊停。
“這麼說,吊墜可能是方家祖傳之物,也有可能不是。”長安拉扯著吊墜的紅繩,這種九十年代流行的紅繩,有一點彈性,他小時候經常這樣拉著玩。
“你管它是哪裡來的,趕緊收起來,我看見就覺得後背發涼。”董曉瑩命令道。
長安點點頭,把吊墜送進空間裡,放在了他書房的抽屜裡。
事情解決了,董曉瑩不再多說,今天受了驚嚇,她要去煮碗安神湯喝。
晚上一家人齊聚空間,董曉瑩再次跟方明遠說起了吊墜的事兒。
方明遠笑著道:“那你怕啥?它是害你了,還是讓你吃不上飯了?這是好東西,讓你食物中毒還能活,多好。”
董曉瑩給了老方一個白眼,詭異的東西,總讓人感覺後背發涼。
兩個孩子也沒覺得哪裡不好,吊墜從始至終都沒傷害過他們,就算穿越是因為這個,人家是辦了好事,如果吊墜有這種效果,留下來傳給子孫,算不算給子孫,曾加了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呢?
要出空間的時候,方明遠向長安要了吊墜看。
以父子倆在古代多年,稍微有了一點辨別玉石的技巧來看,這玩意拿去當鋪,估計頂多當二兩銀,這就是一塊質地一般的白玉。
“好在沒有裂紋。”方明遠最後說了這麼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