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老太回來,笑著讓方明遠接著說,聽的好像很認真,卻一句話也不說了。
長安說是,她兒子難,太難了,大夥兒都指望兒子出主意,指望兒子帶著賺錢。
牛老太心裡明白,大夥兒都是過命的交情了,他們不能一家出去單過,真出去單過,還不得讓人給欺負死。
那時候,女兒一家遷戶來方家村,花婆子看誰都賠笑臉。女婿誰家有事都去伸手幫忙,撅著腚幹活。村裡還有她和兩個兒子,這樣女婿一家還過的艱難。
他們千里遙遠遷來這裡,就是去城裡過日子,也會被人擠兌。
分錢就分錢唄!長安說的對,他們分了糕點的錢,打下糧食也是全村人吃,還要拿出來給糕點房用,哪也沒吃虧。
會議結束,族長和族叔都沒意見,他們商量好了,讓幹啥幹啥,給錢就拿著,等大夥兒都攢夠了銀錢,咱再想法子給人家買傳家寶回來。
方明才媳婦拉著她男人問,“咋說的,你聽懂沒?你不幹糕點房的活,聽著那意思還給你分錢吶?”
方明才剛問完錢掌櫃,跟媳婦現學現賣,“糕點房是大夥的,就是咱村的,師傅們拿技術工的錢,就是你拿的那份錢。賣糕點的拿銷售提成,就是花婆子嚷嚷著,送貨給五文,拉訂單給的提成。
你們的錢跟成本算一塊,剩下的錢都是賺來的,比方蛋糕賣了一百文,五十文是成本,剩下的五十文,再拿出來分。”
“啊?那咋分?不該都是四弟妹的嗎?”方明才媳婦問。
方明才搖頭說不是:“明遠說了,用的是大夥兒的糧,咱今年新打下的麥子,細白麵都給用了。又說……”
又說啥他沒聽懂,含糊了一下,道:“反正純賺的錢裡,明遠家拿五成,其中分給牛嬸子兩成,說是要勞動牛嬸子幫忙管理。剩下的一半,咱們全村不在糕點房幹活的人,就是俺們這些男人再分。”
“咋分?能分多少?”方明才媳婦覺得,這麼多人分,那點錢分到手裡,還能有多少?
方明才嘿嘿一笑道:“咋分不都給分啊!咱就別瞎操心了,你快去學做蛋糕畫花,做一個蛋糕最少拿三十文,別嘮叨了,耽誤賺錢。”
各家都在聚堆小聲聊著,有明白的就說了,男人們分糕點房的錢,還是按照之前說的工分,不過,現在還沒定下誰拿幾分,咱就別操心了,拿一分也中,給自家幹活賣力氣還要錢啊!
錢串子正蹲在火把下面,趴在一摞青磚上記賬,方明章帶著人找來了,問木炭的賬咋回事。
木炭賣了不少,定出去的更多,大夥兒準備著過了中秋節,給河上架座木橋,進山砍樹去,把定出去的木炭燒出來。
方明章問,木炭賺了銀錢,不是給娃兒們唸書用的錢?咋還說要分給俺們呢?
錢串子給解釋了,娃娃們拿六成,由小小姐負責分配管理,咱大人不能管。
剩下的四成,算公家錢,等咱工分劃出來,再跟糕點房的盈利一起分給大夥。
不要中不中,都留給孩子們唄!
錢串子笑著搖頭,你們想留給孩子也中,拿回家再給孩子唄!你們放心孩子手裡拿著銀錢?
六成不少了,買書,買筆墨紙硯夠用,還有剩下的,你們該擔心孩子們拿著銀錢去買肉包子,買不中用的東西。
懂了,回去規制孩子去,別手裡有兩個錢,亂花亂買,讓知道亂買東西禍害銀錢,打斷狗腿。
別人都忙著打聽事兒,木匠三人還撅著腚幹吶!
趙全有和方明江在檢查水車,明兒就要立起來了,一定要一次成功。沒出徒的木匠方明宗,忙著打木盆,媳婦說了,木盆太大,太重,她抱不動才給雞蛋打壞了兩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