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六章:努力前行

凌晨三點,老太太們排隊出發,上了官道南北分開,到岔道口,東西兩隊踏上征程。牛老太和花婆子分別在兩個隊伍中,王奶奶不放心,一定要跟去瞧瞧。

終於迎來了樂平府各縣全面開花的一天,董曉瑩坐在牛車上,暢想著今日能帶回多少訂單,想著終於安定下來,要有自己的家了,心情好到飛起,進縣城,到了酒樓門外,董曉瑩笑了成一朵花。

給酒樓茶館送過貨,董曉瑩把給張姐帶的蛋撻送去,買了一匹白底粉花的細棉布,咱工作服的布料一定要統一。

豐谷鎮上的男人們也忙碌,方明遠帶著人在鎮子外的官道上立牌子,豐谷鎮三個桐油漆寫成的大字,下面一個箭頭指向鎮子。

從官道下來往西,路南邊打木樁,上面訂上木板,把後面準備用作建學校的地方隔出來。

木板刷了黑漆,等粉筆做出來,就可以在木板上寫字。昨兒主簿來,叮囑方明遠說,秀才有教導鄉鄰之責,那就教導唄!

以後每次有大集,會在木板上寫上幾個字,讓家裡的孩子教人念,趕集的人來回看幾遍。一個月六次大集,笨人也能學認幾個字了。

路北用石灰畫出格子,像現代停車場一樣,不過,這裡劃出來是為了讓大家規矩擺攤。

然後是官方蓋的商鋪,最外面一件商鋪的外牆上,畫上簡易地圖,哪裡能擺攤,哪裡要建學校,哪裡是我們鎮子居民的私人領地,不能去的地方,都給標註出來,免得來趕集的人亂走。

重要的是,上面有箭頭,指著牲口棚和公共廁所的方向。

新烤房燒了一夜的烤爐,今兒準備正式投入使用,但,大掌櫃牛老太不在,能拍板的董曉瑩還沒回來,媳婦們只好等著。

她們很緊張,今日就能知道自己成不成了,是進烤房做糕點師傅,還是接著學徒,打雞蛋,全等著牛嬸子回來宣佈吶!

去樂平城的董曉瑩先回來了,不過,她不急著宣佈結果,既然讓牛老太管人事,她就不能越權。

“大嫂,二嫂,先把熬黃油的東西搬進去吧!”董曉瑩吩咐一聲,笑著向嫂子、弟妹們解釋。

“我大嫂,二嫂做的是最難的活,把牛奶裡最精華的成分提煉出來。要從牛奶裡提煉出黃油,很難!而且,咱們很需要黃油,所以,咱們要配合他們工作,不要去打擾,讓她們能儘快的做好,給咱們多攢黃油。”

媳婦們沒話說,開始就知道各練一手活兒,沒什麼好羨慕的。

董曉瑩帶著大家把桌子擺好,桌子擺成L型,從烤爐裡取出烤盤,右轉放在桌上,撿出糕點,把空模具轉彎推到正對著烤爐的桌上,打雞蛋的學徒把麵糊裝進模具,師傅托起蛋糕模具轉身送進烤爐。

烤房裡隔出西北角做黃油房,黃油房外西牆上只有一個烤爐,用來烤蛋撻。牛老太的心思,方明慧守著黃油房外烤蛋撻,順便幫兩位嫂子看著門。

門後兩邊的窗戶下,各擺了一溜長桌,上面的圓木墩子上豎著木棍,木棍上頂著一個木盤。能轉動的木盤上已經放上竹編的蛋糕盒底,墊上剪出圓形鏤空花邊的油紙,這就是裱花蛋糕的工作臺。

目前工作臺的使用率很低,只有趙大嫂子和方明才媳婦能站在這裡。

屋子中間擺著一排圓木墩子,這是讓大家休息用的,目前沒時間做板凳,用墩子湊合著唄!

牛老太進了鎮子,一路走一路看,好啊!這是咱的家,是要收拾的像樣。

遠處傳來孩子們集體背詩的聲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牛老太和金婆子,李婆子互相看了一眼,臉上的笑容變得慈愛。她們說不清心裡為何激動的不行,但聽到孩子們唸書,就是覺得這是世上最動聽的聲音。

走進村裡的大門,孩子們唸完最後一遍,喊著:“小妞,咱們都會背了,是不是能吃糕了?”

方悅大聲喊哥哥:“哥,到時間吃下午茶了。”

牛老太笑呵呵的說:“瞧瞧,多能整景兒?還下午茶,咱過了大半輩子,頭回聽說還有這麼一頓飯。”

金婆子道:“讓娃子們吃唄!背書累腦子,是要補補腦子。”

李婆子大笑道:“感情,明遠家倆孩子,都是下午茶給腦子補靈光嘞?別糊弄自個兒,咱家娃子,你給他吃猴腦兒,還是笨嚓嚓的不透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