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三章:走訪村民

火楊村的人對大山熟悉,哪裡有狼,哪裡有野豬,哪裡有山貨,他們找的準的很。村裡有很多皮毛,山貨,存著不好賣出去。

方明遠告訴大夥兒,“我準備在鎮上先搭個棚子,大夥兒把家裡存著要賣的東西送來,寄存在我這裡賣。

我不是要佔你們便宜,是因為你們不懂,賣不上價,再有就是,你們零散的往外賣不中,買家沒個挑選,也給不上價錢。

放心,你們把東西送來,咱們商量著定個好價錢,買主不給到咱的心裡價位,咱還不賣給他吶!”

有人腦子快,問方明遠,“你是想在鎮上做買賣,賺錢給娃子們讀書?”

方明遠抿嘴一笑,“對!你們寄賣在我這裡的東西,我只給你們定下的銀錢,我買多少銀錢,跟你們無關。

你們放心,若是我賺的多,不但夠孩子們讀書,給孩子們置辦書本,紙筆,還有富餘的話,就把你們的稅收抵一部分。”

楊老漢感動道:“好官吶!咱們遇上青天大老爺了。”

方明遠在火楊村吃了午飯,燉的野豬肉就著二米飯吃了一大碗。

下晌到了賣筐小子的村裡,三道溝村,這裡從村外到山邊,竹子長的人都鑽不過去,河邊柳樹隨便長,族長連連說,可惜讓柳樹佔著最肥的地。

還是查戶口,族長管轄內的最後一個村子,算上懷裡抱的奶娃娃,不到二百人,村裡手藝人多,會木匠活的,會編筐的,還有會相馬的。

族長管著的這三個村子,豐登村算是窮的,那也比他們遷來前強百套,各家不愁吃穿。

三道溝有安置的難民,三戶難民總共七個人,沒安民糧食領,還住在村裡祠堂後面的茅屋,來了以後幫村裡人做小工,能混頓飽飯吃。

“唐伯,咱說好了,以後你編了筐,簍子啥的,不用讓小唐去鎮上擺攤了,擱咱們棚子裡寄賣就中。還有咱們定的蛋糕包裝,一定要做好,還要多做,咱們讓人定期來拉。”方明遠對賣筐小子的爺爺說。

賣筐小子唐大順鬆了口起,可算不用去鎮上蹲著賣筐了,惹乎不起那些老太太。

“成,你們放心,不用你們來車拉貨,讓大順送去,俺家有牛車。”老唐頭笑著道。

方明遠接著道:“大夥兒不用發愁,我跟知府大人說了,開春咱就從府衙申請租借耕犁,若是不夠用,你們去找我,跟咱們輪換著用耕犁。”

接著又告訴難民,“你們這樣不中啊!村裡有荒地沒?一會兒讓里正幫你們看看,分給你們荒地,年前拾掇出來,開春後不耽誤下種。

別發愁種子,我想法子,不行你們先給我打欠條,賒糧種用,回頭再還唄!”

族長一聽,這可不中,咱的糧種還不夠吶!“明遠侄兒,咱哪來的糧種賒給他們?”

“我跟府衙說了,知府幫忙從富戶手裡借。”方明遠上次進城找知府,不止做入職登記,還要了不少實際的好處。

走到這裡,族長就可以回去了,他管轄的地界就這麼大,查問清楚,他剩下的工作就是配合方明遠。

配合幹啥?回去鎮上搭棚子就是目前迫切要完成的工作。

方明遠帶著悶子,錢串子,長安,大哥的兒子長壽,從三道溝村拐彎向北,繼續查問核對戶籍,順便跟村民套近乎,好把集鎮真正辦起來。

“火楊村說來也好管,莽漢一根筋,還仗義,咱給他家娃子上學,不信他給我找事兒。”方明遠騎在他的寶貝棗紅馬上,琢磨著三個村子的情況。

棗紅馬有了個響亮的名字,方明遠覺得很響亮,名叫紅棗!

長安從車裡伸出腦袋,“爹,地形圖不好畫啊!我只能畫個大概,你回頭慢慢補充唄!”

長安學著董老爺子,畫簡易地圖,把各村的情況記錄下來,雖然現在不知道有沒有用,但董老爺子能做,他也要學著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