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上一天比一天熱鬧,臘月裡,每天都有人來趕集,賣自己織的布,賣山貨,五甲村的肉攤子天天支著,麵館阮老闆也派了夥計在鎮上,阮姑娘隔三差五來一日照看生意。
董曉瑩出錢定了十隻羊,三頭大肥豬,三十隻雞,準備過年給大夥兒開葷。
族長孫子長金,帶著長力,長仲,長寬,長樂幾個做了漁網,天天鑿冰撈魚。
自從大哥長福,二哥長學定了親後,長樂看上了二道溝的春紅,說好明年二月上門提親。
方明遠忙啊!招呼來送菜的村民去村裡找族長,忙著給定出去的菜打包裝車。
別看族長笑呵呵的,收菜時一點不含糊,開啟村民捆好的菜,有爛菜葉子,發黃的菜都要撿出來。
“你們別覺得跟佔你們便宜一樣,你們咋不想想,咱給人收拾好了,菜拿出去青枝綠葉,沒壞沒爛,人家明年還能定咱的菜吶!你一家摻幾根爛菜葉子,沒一兩重,丟的是咱們全鎮人的臉。
你就有臉了?以後讓人說,咱豐谷鎮的人不實在,你們村也算在咱鎮子裡吶!別因小失大,一兩根菜葉子換不來一文錢,卻能換來好名聲。”
族長說完,三叔跟著說“俺們村裡媳婦打的捆,你們瞧瞧,別說爛菜葉子,恨不得幫人家洗好,擇出來,拿回去就能直接下鍋。”
四叔不住點頭,“對,要不是怕洗出來,人家一頓吃不完,咱就給人洗好,擇好了能怎地?”
方令和眼睛看著稱,這樣的人,稱高一點算仁義了,不能高太多,不夠給他操心的。
旁邊方明山三兄弟幫忙把菜重新打捆,用被子包著送去棚子裡,趕緊裝車送貨,還有等著拉貨的,不能讓人家久等。
要過年了,各村組織了來送年禮,活雞,豬肉收了不少,族長的回禮也是活雞,豬肉,外加咱們的肥皂,香皂,蘑菇蛋糕。
“拿著,咱自己做的,拿回去讓村裡的娃子們都洗洗,過個噴香的好年,糕點咱自己烤的,給老人孩子吃最好,沒多少,拿回去各家分不了幾個。”
接著便是胡老太來送年禮,族長便把董曉瑩買來的肥羊送出去兩隻,加上咱的蛋糕,香皂,看起來回禮還算過的去。
大忠子幾個也陸續來送禮,除了給村裡的,還有給岳父家裡的年禮。
讓人沒想到的是,各縣酒樓,茶館也來送年禮了,族長緊急來到烤房,咋辦,沒準備啊!
張氏忙著把蘑菇蛋糕過稱,回族長說“族長伯,你看咱忙成啥樣了,各縣定了好些蛋糕,都是過年走禮用,你再往外送,咱的買賣就別做了。”
“老四媳婦吶?”族長看來,跟這幫娘們說白搭,還是要找董曉瑩。
“族長伯,我剛剛不是說了,各縣的訂單都很多,弟妹在小烤房忙活吶!”張氏示意筐裡的蛋糕夠了,轉身數蛋糕坯子。
族長扭身就走,敲開小烤房的門,把事情一說,董曉瑩便笑著道“沒準備啊!沒事兒,我正好有東西在滿堂嫂子手裡,本來是給公主府準備的,族長先拿去用。”
族長找到滿堂嫂子才知道,這兩日收到的年禮,被董曉瑩禍禍的不輕,幾十只雞全讓她給整成熟的了。
族長讓人拿著拳頭大的小罈子,進了會議室就笑著說“各位對不住,這不是府衙要封印了嘛!主事兒去府衙了,下晌才能回來。
咱沒別的好東西,這是自家做的佐料,鮮的很,酒樓用的著。我問了,炒菜燉湯出鍋時放一勺就中。”
小罈子裡是董曉瑩做的雞精粉,滿堂嫂子總跟她唸叨,家裡要是有給麵館那種高湯,她做飯會更好吃。正好過年收了不少年禮,活雞多的很,那就用影片上學的法子,精試試。
一隻雞蒸熟,用攪拌機打碎,加蔥,蒜,小蔥,加白糖,一勺蜂蜜,鹽,一個生雞蛋拌勻,然後放進烤爐烘烤,烘乾後拿出來,用攪拌機打成粉末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