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初三,拜年走親戚的都來了,胡老太帶著花將軍來熱鬧了一日,留下大忠子幫忙幹活,還說,傻女婿就是過年時要使勁兒用。
各村難民陸續帶著禮物來拜年,方明遠帶著長安,拉著兩車禮物,各村走了一遍,松子糖,牛軋糖,雪球糖葫蘆,重新整理了方主事在各村孩子們心中的高度。
初五迎財神,一早放了鞭炮,各縣酒樓東家的馬車碾著地上的鞭炮碎屑來了,送來茶葉,果乾,陪著笑臉說要訂貨,要小罈子裝的雞精。
族長明知道家裡已經在準備雞精的貨源了,還擺著手跟人說“那可沒有,一罈子雞精粉,要十來只雞熬出來,要不是過年,咱不能這麼禍禍東西,一隻雞殺了燉著吃不香嗎?”
東家的笑容僵住了,一罈子要十來只雞?是熬出來的?那怎麼是粉末?
“若是我們提供活雞,你們能不能給加工?”有東家心眼活,琢磨十來只雞頂多四百錢,一罈子雞精粉省著能用小一個月。
族長想想道“俺們挨著五甲村,倒是用不著你們的雞,就是做這個太麻煩!這樣吧!我去問問,要是能賣,要個啥價錢合適。回頭讓小子們送貨去各縣的時候,告訴你們準信兒,咋樣?”
酒樓東家互相看了一眼,他家酒樓要是有,咱家就一定要有,同樣的菜,他家炒出來味道鮮美,咱們差了一層可不成。
想來貴不到哪去,豐谷鎮的人做買賣實在。
“別改天在回信了,今兒我把定金放下,你看能給做多少,回頭做好了送去酒樓就好。”
能開酒樓的都不是傻子,一聽這個要放定金,雞精粉說是不好做,咱也不能落後啊!
族長推著說不要,心裡卻樂開了花,每人放一個銀錠子,這要做多少罈子雞精才夠喲!
要精往外賣了,就不能簡單製作,董曉瑩採購了蝦米皮替換了鹽,加入海菜,還是小蔥,大蔥,蒜,因為這裡沒有洋蔥,只能這樣了。
雞肉和材料攪碎後,要烘乾,烤爐顯然不行,之前用烤爐做出來的,顏色就有些暗,因為把雞肉碎表面烤糊了。
正月初十天不亮,張奶奶喊著年跑遠了,跟著方明遠去燕洄城,張奶奶是去逛街,方明遠去定做,一個類似攪拌混凝土一樣的轉桶,手動搖轉,架在爐子上就能烘乾雞肉。
金鐵匠還沒開爐,為了方明遠開啟封箱,小心撕開貼在爐子上的紅紙封條,把爐子燒的旺旺的,親自動手打造。
正月十三轉桶拉回來,方明遠都感動了,沒有現代機械,全靠手工一點點打,一錘錘的敲,三天,金鐵匠祖孫三代用了三天做出了攪拌桶。
這樣就能做肉鬆了,雞精房裡工作的全是男人。雞精粉一斤裝一罈,拳頭大的罈子,定做要三十文一個,加上一隻雞要四十五文左右,蝦米皮和海菜放的少,兩樣能算兩文錢,蔥蒜也要算一文成本,再算上工人工資,成本就在八十文左右了。
方明遠根本沒多想,轉頭就告訴送貨的小子們,一罈子雞精粉賣二百文。
族長大孫子長金,進了縈縣酒樓,跟東家一通訴苦。
“你說你,幹啥留下銀錠子,你這麼信任俺們,讓俺們咋辦?俺爺感動的夠嗆,一勁兒說,不能賺你們銀錢,咱家糕點當初就是你們幫忙賣,東家是仁義的好人,咱不能賺人家銀錢吶!
東家你算算,定一個罈子就要三十文,五甲村給咱們活雞便宜,做這個定了個大鍋,老大的鐵鍋吶!這些是不是本錢?咱費點力氣不算啥,做出一斤那要撅腚幹一天吶!”
長金心說,是要幹一天,殺雞褪毛,要蒸熟打碎,還要摻上蔥蒜啥的,烘乾磨成粉,一天可不是隻夠做一鍋嘛!
東家還有點奇怪,你說的這麼麻煩,到底想要多少錢一罈子?數數送來的一罈子,難道要五六百文一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