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八章:自投羅網

每天中午要鑽林子裡生火烤肉,一個時辰午飯,接著趕路走一個半時辰就歇著。走出樂平封地用了三天時間。

出了樂平封地,車隊進了山,福總管介紹,走出這片山頭,就是蒼瀾關,進了關就好走了。

山裡是雲飛的遊樂園,他帶著悶子神出鬼沒,野雞兔子打了不少,要不是方明遠一再叮囑,不可招惹大型獵物,這兩位指不定打什麼大傢伙回來吶!

沈宵三人再次見識了,豐谷百姓的多才多藝的厲害,露天搭帳篷,動作比他們的家丁還快,馬車圍城一圈,分好區域,馬匹聚在一處,女人們的帳篷在中間,晚上怎麼值夜,驅蟲粉要怎麼用最有效,簡直是野外生存小能手啊!

這話是長安說的,他們都是野外生存小能手。這都是遷戶一路練出來的。

長安守著火堆,聽爹現學現賣。上午在馬車裡休息時,進空間躺了一個小時,與閨女聊天知道的。

“自古便有遷徒之事,最早漢時,邊關吃緊,就趕著關外百姓離開戰亂保命,有好些不願離家的咋辦?那就用繩子捆著走。

現在中原地區有人說解手,這話就是遷徒的人留下的,因為遷徒時,擔心大家走散,就用繩子把大夥兒的手連在一起,有三急了咋整,喊話讓領隊解開手上的繩子。”

方明才恍然道“噢!解手原來是這麼來的啊!”

長安道“歷史上南遷,北遷的例子不少,規模或大或小,主要原因是天災,戰爭。先皇下旨遷民,實乃明君所為,若非如此,北方戰爭後一片瘡痍,平原地區百姓卻守著幾畝地吃不飽飯。”

秦賀道“我聽聞,先皇下旨前,朝中大臣很多人反對此事。”

康榮平道“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他們豈止先皇的高瞻遠矚?”

董曉瑩小聲跟閨女說“艾瑪,今兒才知道,不可語冰的後半句,是說青蛙。”

方明遠給了她一個,我也才知道的表情。

長安和妹妹對視一眼,知道就知道了,幹啥要說出來?

方明遠道“康康這就不對了,先皇放眼全國,大臣卻不見得是錯,他們要各司其職,遷民放在哪個朝代都是大事,實施起來很是困難,這次遷民沒有造成百姓恐慌,你們要看到各級官員的付出。”

長安道“爹說到各司其職,我說說我聽到的一件事,大夥兒給評評理。”

一位官員出行,有百姓喊冤攔住了轎子。可這位官員是武官,難得坐一次轎,還被當文官攔了,心裡很不爽,卻又覺得此事不能不管。於是,武官聽了百姓冤屈,就用自己的辦法,抓來壞人打了一頓鞭子,讓手下送去了衙門監牢。

因此武官被百姓稱頌,卻也因此,被朝中文官參奏,差點丟了官職。

方明遠看向三人,“你們先想一想,咱先讓大夥兒說,武官做的對不對啊!”

方明才道“當官要為民做主,咋就不對,我看對的很,壞人又沒給打死,下了大獄嘛!”

長學道“我看沒啥毛病,要是當地官員管事兒,咋能有當街喊冤的事兒?衙門口不讓百姓進,咱有啥辦法,誰沒事當街喊冤去?這武官好啊!給百姓伸冤了,還幫衙門辦了案,我看沒錯。”

有人跟著附和說做的對。方明遠便讓福總管說說對錯。

福總管笑著道“啥對錯啊!武官其實也是官,百姓心裡當官的,就該為民做主,可武官的職責是守城,抵禦外敵,其實不該多管閒事兒。

就像咱府裡的事兒,該誰管就誰管。都亂伸手,那就亂套了,內宅管事出來對外宅指手畫腳,咱們也不願意啊!”

長安點點頭,“說的對!職責,爹,你說呢!”

方明遠讓三位遊學的說話。沈宵道“武官應把喊冤之人送到官府,由當地刑案官員負責審理,武官若是不放心,可旁聽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