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三位家長,贈與廚師兩名,賬房先生一位。下午管家送人來了,方明遠帶著三位去官府除了奴籍,把戶籍落在豐谷鎮上,才樂呵的帶著老婆孩子回了鎮上。
豐谷小學目前沒有校董,方明遠召開了全體教職工大會。三日後,小學牆外的黑板上,新的入學簡章貼了出來。
廚師班,學習兩年,木匠班兩年學習制,鐵匠三年制班,這三種技術工種,都要交學費入學,試學三個月後,由師傅評定,沒天賦學成的,退還學費。
針對科舉班,先要透過入學考試。轉學來的學生嘛!咱要知道你學到什麼程度了。憑本事,考上哪個年級,不管你多大年齡,你就要去哪個年級。
三位里正跟著張主事身後轉悠,把豐谷鎮南邊的一塊百畝荒地劃給了鎮上,學校要擴建嘛!
八月十三,族長感慨著“轉眼就要在這裡過第五個中秋了,村裡一年比一年興旺,今年雖然不咋好,但村裡出了秀才,站出來有一溜可以自稱讀書人的童生。”
驕傲不?自豪不?咱還是要低調,過日子嘛!不能咋咋呼呼,包子有沒有肉,要看內裡啥樣!
三叔笑著道“瞧你那得意勁兒,當族長還管著幾個村子,有點深沉勁兒。”
話音剛落,外面鑼聲響起,族長一拍桌子站了起來“誰啊!誰家倒黴孩子玩我的鑼吶!”
三叔站起來就往外跑“越老越糊塗了,啥你的鑼!定是報喜的到了!”
族長站起身,揮動雙手,“那個誰,抬香案,快把簍子裡的喜錢拿出來!滿堂媳婦吶!燒水,準備殺豬,殺雞!”
滿堂嫂子喊道“族長,別咋呼!國喪不讓屠宰,上回咱幾個村子辦流水席,要不是崔班頭幫忙,差點讓人抓去下大獄!”
三叔跑的快,出去先招呼上了,“是大年,二郎啊!你倆今兒帶隊吶!快進來,茶泡上了,糕點準備好了,進村說唄!”
族長跟著跑出來,“那啥,大年吶!二郎,去祠堂,咱去祠堂說。”
衙役大年笑呵呵的說“族長伯,三叔,把蔡老師請出來唄!”
“找小蔡?”三叔一個激靈,不會吧!小蔡考上啦?俺家明遠又沒考上?
族長笑容僵在了臉上,伸手指著祠堂的胳膊垂了下來。明遠又落榜啦?
搬香案的方明才站住不動了,方明耀木楞愣的鬆開手,香案砸在了地上。
張羅泡茶的王老爹,抱著藥茶慢慢蹲在了地上。
聽到鑼鼓笑著跑出來的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鬧不明白髮生了啥事兒,不敢發出聲音。
端著糕點的長寬媳婦洩氣一般,平端著糕點的手好似失去了力氣,托盤裡的糕點滑落,滾到了地上,她還愣愣的不知在想啥。
張奶奶和王婆子讓孫子揹著她們出來,剛走一半,小孫子就停住了腳步,不知該不該轉身背奶奶回去。
方悅愣了一下,詭異的氣氛中,她笑嘻嘻的跑了過去,“是大姐夫中舉了嗎?”
“啊?嗯,是蔡昆!”大年被嚇到了,這是幹啥?
二郎腦子轉的快,馬上道“恭喜蔡昆高中解元公。”
蔡昆娘衝到二郎面前“你說啥?誰?誰解元?”
“恭喜蔡昆高中解元!”大年面無表情的喊了一遍。
嗷的一聲,蔡昆娘蹦了起來,“俺家老二中舉啦!哈哈……可算熬出來了,俺家老二中啦!舉人,解元公啊!嗚嗚……”
蔡老大出來就看到老孃瘋了一般,攔著衙役又哭又笑,不停的喊著,我兒考上了,我兒解元公!
咣咣咣!鑼聲又吵了起來,大年喊“快讓開,讓開,崔頭讓俺們先走兩刻鐘,讓瞭解元一回,咱不能堵著俺們頭的路!”
族長不耐煩道“幹啥吶!有沒有點正事兒?蔡大,給你娘拉回去,都別擋著道,大年吶!進村吧!”
三叔正要問崔頭咋來了,被族長拉了一把,“老三,老四,咱別跟著添亂,食堂白話去,大年,二郎啊!忙完了去食堂喝茶哈!”
族長扭頭走了,尋思又不是俺們明遠,該幹啥幹啥去了。
崔班頭站在村口,感覺自己好像晚來了一年,前面的熱鬧,這就散了?鑼鼓敲這麼響,都幹啥去了,咋沒個人出來接我呢?解元公是厲害,咱也不能只看小蔡,不管明遠連襟吶!
“使勁兒敲!”崔班頭踹了一腳敲鑼的衙役,隨手點了名衙役,“去裡面瞧瞧,喊出來個人!”
衙役們與村裡人熟的很,鎮上送糕點的車,來回沒少給他們帶吃食,皇宮裡吃的雞精粉子,他們家家都有,吃沒了還給。
“族長伯,三叔,四叔,快出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