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九一章 父皇,我就問問朱祁鎮的事,你咋就變成這樣了??

停頓了一會兒,確認確實沒有人反對後,朱元璋便又一次開口道:“除此之外,咱還要廢除海禁!

從今日起就要開海!

將重新設立市舶司,鼓勵人出海進行貿易。

當然,是要在官方允許的情況下。

要杜絕走私,嚴厲打擊走私,打擊走私之人和海外海寇勾結,殘害我大明百姓!

不僅這樣,咱還要將這一條給寫進祖訓之中!

讓今後子孫,都不許再固步自封,閉關鎖國!

要讓後世之子孫牢記世界之大,讓他們目光變得長遠開闊。

不能只把目光放於大明之內,也要投注於大明之外。

要從海外那眾多的地方獲得財富。

任何時候,都不許狂妄自大,自視甚高!

覺得大明為天朝上國,覺得大明的物產就足夠豐富,不需從外面那些地方來獲取!

遇見好東西,就要給吸收過來,變成我大明的。

要組建海軍,要征服世界!”

“第三,則是從今之後,大明的藩王,封於海外遠離大明之處。

不許給任何藩王,分封我大明已控制住的疆域!

若是有些藩王,不願到海外去分封建國,那麼便只能當一閒散王爺,沒有封地,要交還三護衛。

藩王應帶著其三護衛,還有一些朝廷所支援的兵馬糧草,到海外去開拓,去傳播華夏之文明。

去親手建立屬於他們真正的封國!

當然,這些封國,依舊屬於我大明,其開拓出來的土地,也屬於我大明。

但是藩王在其所建立的封國內,卻擁有較高的自主權力……”

藩王外封之事,按照朱元璋原本的設想,那自然是把所有的藩王,都給一股腦的都封到外面去。

國內一個不留。

但經過他的一番思索之後,卻最終沒這麼做。

覺得這樣,太過於一刀切了。

並不是所有的藩王,都適合丟到海外去分封建國。

有的藩王天生有衝勁兒,一身才能,留在國內當一個太平王爺,肯定是太屈才了。

比如洪武朝的自己那幾個很能打的兒子。

比如這個時候的朱高煦。

天生就適合把他們丟到外面,讓他們去拼搏。

可有的人並不適合,比如一直醉心醫學,並且已經在醫學上面,做出了不少成就的自己家老五。

這樣的人,將他丟到外面去,讓其去分封建國,對他而言是一件很殘忍的事。

對於大明而言,也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所以經過仔細的衡量之後,朱元璋有了解決的辦法。

那就是選擇到海外去分封建國的人,可以擁有王府三護衛,還有大明其餘一些物資上的支援。

那些不願意到外面去的藩王,則只有藩王名頭,沒有封地,也沒有王府三護衛。

等於說是沒有軍權,沒有封地,只能做一個閒散王爺。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