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合力把那顆桑樹抬回去,走到蓮嬸和百順叔家的時候,那裡已經沒有了吵鬧,一名女子正在晾衣服。
是蓮嬸和百順叔的大女兒,張淑花。
村裡有兩個小美人兒,都出自蓮嬸和百順叔家,他們家的兩個女兒是全村最漂亮的。
最大的女兒張淑花,今年已經十九歲了,村裡喜歡她的小夥子很多,但她早就許了人家,再過兩個月就要嫁給鄰村的小夥了。
在張家村這些天來,這是陳溫第一次見到她。
“淑花姐。”張阿蘭遠遠地就朝她打招呼,陳溫也對她頷首,微微一笑,算是打了招呼。
張淑花下意識抬頭,看到倆人,頗為牽強地笑了笑,飛快地低下頭。
淑花姐好脾氣,往常看到都會熱情地回應的……從沒被淑花姐這麼對待過的張阿蘭忍不住對著陳溫低聲嘟囔,“淑花姐這是怎麼了?”
雖然張淑花動作飛快,但陳溫看得清楚,張淑花鼻子發紅眼睛紅腫,是哭過的痕跡,也許是因為她爹孃哭的吧。
“她爹孃剛才吵的兇,哪有心情跟你打招呼啊,我們快點回去吧。”
“也是。”
走遠一點之後,陳溫又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看到張淑花做了個抹眼淚的動作,不禁疑惑。
像蓮嬸和百順叔這樣,三天兩頭吵架,淑花姐三天兩頭為他們哭嗎?
但陳溫並不好奇別人家的家事。
兩個人把桑樹搬到院子裡,張阿蘭環顧一圈,問她“你準備種哪兒?”
陳溫隨便一指楊樹旁的小空地,“先種這兒,我去拿鐵鍬。”
說話的動靜吸引了李奶奶,她出去一看,看到兩個小姑娘搬了顆果樹回來,詫異了。
“這是要做什麼?”
張阿蘭摸了摸鼻子,“我們挖了桑樹回來,小溫妹妹說要用葉子養蠶。”
“養蠶?”李素娘萬萬沒想到孫女兒是想要養蠶。
養蠶她倒是知道一點兒,那金貴玩意兒,要養得活養得好,並不容易。
之前鄰村是有戶人家眼熱別人蠶絲賣的好,自己也試著養蠶,買了蠶卵回來,養了十幾天,養不活,死了不少蠶,蠶絲也沒吐,於是連本錢都賺不回來,哭慘了。
就這一樁事情,打消了不少人要養這玩意的心思。
陳溫在廚房喝了一點兒水,裝了點兒到竹筒裡。
把竹筒和一把鐵鍬拿出來,走近一聽,聽她們在討論自己要養蠶的事,把竹筒遞給張阿蘭,就跟奶奶說,“奶奶,我想養一季蠶試試。”
“那玩意兒金貴得很,不好養,還費時間,養不活到時候有你哭的。”
陳溫笑嘻嘻的,一點兒也不動搖,“總要試試才知道嘛。”
雖然她之前也沒養過蠶,但她有過這個想法,想觀察蠶寶寶的成長,最後破繭成蝶的過程,所以也有去學過養蠶的一些方法,只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就打消了這個想法。
沒想到養蠶這件事,要到古代來做。
要是失敗了,她就不想了用蠶絲做衣服了,只好安安分分種田,賣米,爭取在冬天之前給奶奶和自己做一身保暖的衣服。
李素娘還想繼續勸陳溫,但看她期盼著躍躍欲試的眼神,不知為何,話都堵在嗓子眼說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