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許攸這種拋開事實不談,只拿逢紀審配上回被離間的往事舉例的反駁方式,逢紀和審配只想一刀將許攸給砍了,世界就變得清淨了。
“許子遠,你認為紀小覷了鄭平,那你倒是說說,鄭平還有什麼陰謀?”逢紀強忍怒氣。
許攸慢悠悠的端起酒樽,輕輕的抿了一口,然後又捋了捋短髯,整了整衣襟,在逢紀的怒火快要按捺不住的時候,這才徐徐開口:“逢元圖,你憑什麼如此篤信的認為,擁有青徐揚三州的劉備,非得聚六州之兵才能跟明公抗衡?”
“沒了曹操、劉表和臧洪,劉備就不會打仗了嗎?”
“若真如此,南皮城又怎麼會被劉備搶奪?”
“鄭顯謀給你挖了個坑,你就傻乎乎的跳進去,還自以為識破了鄭顯謀的詭計,豈不可笑?”
“自古有言,攘外必先安內。”
“劉備不是非得聚六州之兵才能跟明公抗衡,他只是擔心在跟明公爭鋒的時候,會被曹操、劉表、臧洪侵擾其後。”
“故而,鄭顯謀的布計,根本不是逢元圖猜測的聚六州之兵,不過想趁機奪取兗州,再以兗青徐揚四州之兵,滅掉曹操和劉表罷了。”
“自古以來,合縱連橫都只是虛有其表,真正能穩住大勢的,是滅掉一切可能被敵人策反的盟友。”
“至於以城換城,以地換地,更是可笑!”
“劉備如今聲望正盛,倘若明公遣馬騰韓遂殺了劉協奪了玉璽,那麼劉備為了匡扶漢室大業,即便心中不願,鄭顯謀等人也會擁立劉備為帝。”
“若劉備稱帝,他想打兗州就打兗州,想打豫州就打豫州,任何的出兵之舉都可以視為匡扶漢室的大義。”
“以青徐揚三州之兵,最多半年時間就能平定兗豫荊。”
“而原本就對漢室不抱希望的南州士族,見劉備有如光武帝一般執掌大勢橫掃南州,必然會選擇支援劉備,以求在漢室中興時獲得好處。”
“逢元圖,攸忽然有些相信郭圖的話了,你不會真的私通劉備了吧?”
逢紀臉色大變,連忙向袁紹自辯道:“明公,紀絕無此意!許攸這是公報私仇!”
在內心,逢紀恨不得將許攸一劍砍了。
這無中生有的構陷太狠了!
偏偏許攸的分析,又符合常理。
劉協被馬騰韓遂擊殺,玉璽被馬騰韓遂奪走,那麼曹操就會成為大漢的罪人。
而身為皇叔、左將軍、青州牧、假節的劉備,為了延續大漢,就只能稱帝。
只有稱帝了,劉備才能以大義的名義出兵征討叛逆,以報大漢皇帝被殺的恥辱大仇。
沒了劉協的約束,劉備就不需要恪守君臣之道,行事就會以皇帝平叛的方式。
青徐揚三州本就勢力強勁,對付臧洪、曹操和劉表,根本不需要考慮太多。
到那時,劉備輕易就能聚六州之兵跟袁紹對抗。
許攸構陷逢紀是在私通劉備,也就合理了。
畢竟,逢紀這一招,能直接讓劉備稱帝。
而南州士族也會相信劉備有光武之姿,都不用劉備去挨著遊說,南州士族就會主動支援劉備,以求天下平定後能封侯拜將。
真若如此,私通劉備這個罪名,逢紀就自辯不了。
袁紹陰沉著臉,也想到了劉協被殺的後果。
將心比心,袁紹就不信劉備沒有稱帝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