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
毛驤去洗碗,王老先生聽聞孩子們都有透過童生考試的資格,更是迫不及待,親自去村裡叔伯家了。
四下無人。
方孝孺拿著幾個年紀最小皮孩子的卷子,找到朱棣,“朱先生,這是幾個孩子的卷子,比較有爭議。”
自從方孝孺飯桌上,說出那句話時,朱棣就在等著方孝孺了。
聞言。
朱棣接過卷子。
朱棣看試卷時,方孝孺說道:“江寧學政為了政績,想給孩子們全部透過童生考試,禮部尚書呂大人,為了壓一壓你們夫婦的風頭,在我赴任江寧時,暗示我……”
方孝孺很直白的把事情全部內幕告訴朱棣。
朱棣看著幾個孩子的文章。
字寫得確實不夠好,文章結構鬆散了點。
就如對答案時,妙雲評價的,處於可過可不過的邊緣。
朱棣把幾個孩子的卷子,放在桌案上,略作沉吟,看向方孝孺,“你呢?你身為江寧縣縣令,孩子們的父母官,你想要孩子們過,還是不過呢?”
‘這個孽緣!一點兒都不好糊弄!我要你選擇,你倒好,給我扣了這麼頂大帽子!’
方孝孺又好氣又好笑腹誹後,鄭重看著朱棣,“作為東宮出來的人,我會讓幾個孩子透過,免得給人留下一種,太子爺的人,打壓你朱四郎學生的壞印象。”
“得不償失!”
呂本只考慮,朱四郎的風頭需要壓一壓。
就忘記了,這是要是不傳開還好,可一旦不小心被人傳揚開,給太子名聲造成的影響。
“作為孩子們的父母官,我希望這一屆童生考試,壓一壓他們。”
“首先,因為你朱四郎,他們小小年紀,必然受到太多關注,現在透過童生考試,不過是一時風光,可往後,會有很多類似呂本大人的人,特殊關照他們,得不償失。”
“其次,這幾個孩子的答卷顯示,他們的根基並不牢固,壓一壓,緩一屆,對他們的成長只有利,沒有害,他們還這麼小,人生的道路還很長,沒必要只爭朝夕。”
這就是他帶著卷子,來找朱四郎夫婦的原因。
首先,他決定壓一壓幾個孩子,和呂本的暗示沒有關係。
實在是幾個孩子根基不牢固。
而且年紀也小,沒必要為了一個神童的虛名,拔苗助長。
其次,他怕!
怕被朱四郎記小賬!
昨夜,得知人家夫婦都有這個喜好後,他一度慶幸,來對了!
這回,應該不會給他記小賬了吧?
朱棣笑了,“就按你說的辦吧。”
話中,拿起卷子,往隔壁他和妙雲的臥室走去,“這幾份卷子,我要拿給家妻看看。”
方孝孺點點頭,忙提醒,“朱先生,昨晚你承諾,之前的小賬一筆勾銷,你別忘了。”
“忘不了!”
啪!
朱棣關上門。
方孝孺激動的攥緊拳頭,小聲嘀咕,“這夫妻兩雖然喜歡給人記小賬,但也不是沒有優點,記了還肯給人勾掉,呼!希望接下來,不要再登上這夫妻兩的賬本了。”
十族:往後,你可悠著點!
……
屋內。
等朱棣把方孝孺的話轉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