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海盜首領,瞬間爽朗大笑。
“明四皇子果真在乎名聲!”
“這就是他最大的軟肋,為了名聲,他不但保不住城外大明子民,就連城池,他也保不住!”
“少將軍厲害,敏銳抓住了明四皇子的軟肋!”
……
陳壽聽著眾人恭維,矜持一笑,抿唇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激動雀躍,吩咐:“把這個訊息告知將士們……”
兩天連續戰敗,損失慘重。
士氣已經十分低落了。
不過,只要這個訊息傳開,低落計程車氣,肯定瞬間就能高漲。
攻城戰打不過明四皇子。
可野戰,他們必勝!
兵力懸殊太大。
野戰,明四皇子可沒城牆依靠了。
……
城頭。
朱棣聽著遠處倭寇大營傳來的歡呼聲。
雙目格外深邃。
倭寇首領們,定然用野戰的訊息,提振士氣,完全在意料中。
對於他而言,堅守城池當然是最安全的選擇。
城外農村的百姓,他也最大限度提醒了。
即便拒絕陳壽約戰的請求,也問心無愧。
當然,他答應,也不是婦人之仁,更不是愛惜羽毛。
名聲這東西,根本不是他的第一選項。
身為軍人,第一選項永遠是勝利!
若出城野戰,沒勝算,他會毫不猶豫拋棄城外百姓。
可有至少六成把握。
為什麼不打呢?
從倭寇要挾、激將他出城野戰,他產生一股強烈預感,若不答應,倭寇極有可能退兵。
這有些出乎他意料。
他原以為,倭寇至少能堅持四五天。
所以才和沈仁約定了三天時間。
明天野戰,他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救城外百姓。
是牽制倭寇!
近五千多倭寇,一旦抱團撤兵,即便譚淵能率領騎兵奔襲。
也無法全殲倭寇。
最主要,駛入閩江的兩百艘戰船,大機率就留不住了。
這批戰船,自從沈仁主動積極出兵後,在他眼中,就已經是他的東西了。
有了這兩百艘戰船。
他就能短時間內,武裝出一支水軍,別的不說,這支水軍,足夠他控制福建和雞籠嶼海峽,把兵力投放到雞籠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