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他提議太子爺,應該試著搞僱工身股制,是不是有些盲目衝動了?
建安活躍的商業行為。
讓他有些害怕。
朱棣笑著打量方孝孺。
方希直現在年輕。
這些年,在江寧縣俯身參與到鄉土村社建設中實幹。
並未像歷史那般頑固保守。
他提出的問題,也十分中肯,直擊要害。
這麼保持發展下去,肯定能成為大哥、雄英治理大明的得力干將。
“你的這種擔憂很有道理,不過並不是沒有辦法規避,建安在建設鄉土村社期間,已經對土地進行了評級,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中等土地只能種植糧食,這是建安縣府定下的鐵律,最差的下等坡地,也只能種植棉花之類經濟作物,不準栽種桑樹……”
改稻為桑這種蠢事。
他真不知,歷史上,嘉靖年間的官員怎麼會犯如此致命且蠢的錯誤。
朝廷手中握有的山林有多少?
把那些山林比較平緩的坡腳區域,伐木種植桑樹,難道不行嗎?
“我們建安已經批准百姓,在歸屬朝廷的山林內,劃出部分割槽域,改種桑樹。”
練子寧立刻追問:“建安百姓使用朝廷山林,建安縣府,要向百姓收繳稅賦嗎?”
“沒有。”
“難道就白用?”朱棣話音剛起,就被齊泰打斷。
朱棣也不生氣,笑道:“你們都是官員,應該很清楚,新稅種一開,將來地方官員為了斂財,恐怕會層層盤剝加賦。”
“朝廷的山林還種著樹,只不過把一部分其他樹種變為桑樹罷了,朝廷並未損失什麼。
但卻可以繁榮民間,百姓富裕了,必然要在吃穿住行上花更多錢,朝廷已經開設的稅種,就能收取更多稅賦。
國庫充盈,朝廷所付出的,不過是讓百姓使用部分山林罷了。”
他不但允許建安百姓,使用部分山林種植桑樹。
還給每個村,分配了一定數量的山林,種植橡子樹、柿子樹、栗子樹……
等各類經濟類樹木。
這些樹木結出的果實,可以豐富百姓日常食物。
同時,也可以作為精飼料,飼養豬羊雞鴨等家禽牲畜。
單打獨鬥的農村。
即便朝廷准許這樣做。
百姓其實也沒有餘力。
可鄉土村社模式下,人力得到高效發揮,是有餘力做這些事情的。
……
‘原來,還可以這樣治理地方,治理國家。’
觀摩團眾人無人再詢問,全都陷入沉思。
朱棣的介紹,對眾人觸動十分大。
且已知曉內容,十分龐大了。
需要好好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