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他不想張真人站在燕王朱棣對立面。
燕王來福這兩年。
家裡也有寫信給他。
家裡面在周莊及周莊附近,幫著百姓建設鄉土村社。
古人云:欲授之學,先問其志、何謂大商:貨通天下,利射四海。
這是典型的大商之道!
他當商人時辦不到。
時局不允許。
幫助家鄉人、親人沒什麼,如果無緣無故幫扶天下人,無論是元朝,還是明朝,都是犯皇帝忌諱的。
可現在時局不一樣了。
燕王的鄉土村社、僱工身股制就是以權力,進行民間財富均富。
十分好!
若非年老體衰,早無年輕時雄心壯志,他一定會追隨這位王爺。
可他沒有碰到的時代。
後輩子孫遇到了。
三房更是把所有一切,都賭在燕王身上,很好!
替他完成了發家致富後,就想要做的理想。
……
張真人雖然是個無為修道之人。
但他知道,張真人的影響力。
絕非吳海之流可比。
若張真人站在燕王的對立面。
很可能,顛覆福建現在的大好形勢。
“先看看,不要著急下定論。”張三丰笑笑,腳步加快了幾分。
等沈萬三追上時。
張三丰正站在一座商行前,看著商行門匾。
商行門口十分熱鬧,幾名讀書人坐在外面,堵住了商行門口。
沈萬三注意到,他的孫兒沈至正陪著笑臉,似乎在勸說這幾名年輕讀書人。
周圍圍滿了看熱鬧百姓。
“這些讀書人已經鬧了第幾天了?”
“第五天了!”
“這可是燕王的大燕商行,他們也敢鬧事,真是不怕掉腦袋,這些年輕人,一看就不是咱們閩縣本地人吧?”
“閩縣本地人誰敢鬧?倭寇海盜攻打閩縣期間,有士紳家少爺鬧事,直接被燕王抓捕,簡單訓練,然後丟到閩縣城頭守城,據說,幾十個士紳家少爺公子,最後只有一個孫家少爺,孫元楚活下來,現在在雞籠嶼燕王新軍中服役!”
……
張三丰聽著周圍百姓議論,好奇詢問:“那閩縣士紳,豈不是十分恨燕王?”
“這位道長,這你可說錯了,這些士紳並不恨燕王,逢人還說,要是沒有燕王,他們家就不是死一個孩子,可能全家都要毀家紓難!”
張三丰不由詫異,直到聽周圍人,陸陸續續講述閩縣戰爭前前後後始末,有些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