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
“這麼多?”
朱棣滿臉驚訝看著葉茂,目光審視:“你們沒有在其中做些違反朝廷律令的小動作吧?”
葉茂他們,想給他臉上增光添彩的心情,他知道。
對此,他也接受。
但葉茂報出的稅收數額,委實有點太大了。
他不得不懷疑,葉茂為了讓他臉上有光彩,對福建地方百姓、商賈,巧立名目,進行了盤剝。
被朱棣質疑。
葉茂沒有委屈。
看朱棣震驚模樣,相反十分高興,“王爺,臣知道王爺的性格,怎敢做這種事……”
他不解釋自己人格品性如何。
畢竟,他以前犯過大錯。
一個有汙點的人。
解釋自己的人格品性。
還不如直白說,知道王爺的性格。
正所謂上行下效,他跟隨王爺,無論是為了個人前途命運,還是為了其他什麼。
做事肯定要附和王爺的心意。
王爺不喜歡的,涉及大事,肯定是絕不能碰。
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即便王爺不喜歡,他做了,也沒什麼。
巧立名目,橫徵暴斂這種事,肯定就歸類於,王爺不喜歡的大事。
朱棣笑著點了點葉茂。
對此,他並不反感。
世人有千面百態,只要他們能為他的事業,能為他治下百姓創造價值。
他都可以包容。
“既然你信誓旦旦對我說,沒有做過這些,明日早朝,就如實向朝廷彙報吧。”
朱棣給此事畫上句號。
葉茂含笑抱拳,繼而轉移話題,“王爺,福建經過這幾年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
朱棣認真聽著。
對於福建的瓶頸期。
他當然清楚。
能使用的經濟宏觀引導手段,基本已經打出去了。
海貿體量,暫時已經很難發生巨大突破。
原因來自方方面面。
首先,造船跟不上。
一艘海船,從伐木、陰乾木頭,再到建造成海船。
少說也得四五年時間。
雞籠嶼,原本陳家存下來的木料。
經過這幾年改造海軍戰船、以及零星建造一些海船,基本消耗殆盡。
這幾年,雞籠嶼儲存下來的木料並不多。
另外,造船廠的規模還是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