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四十九章:燕藩,蝶變!

火銃廠。

朱標帶著一群人,行走在寬敞的磚瓦木頂廠房內。

廠房寬十米,廠幾乎一百米,中間是人行以及運送物料的通道,通道兩側,各有兩排立式腳踏機床。

機床數,足足兩千架,同時有四千,隸屬匠作監的匠人在加工火銃管。

一座座預熱的小爐子,哪怕是臨近春節的臘月時節。

整個廠房內,四周寬大的窗戶通著風,依舊熱浪滾滾。

一個個匠人,穿著去掉袖子的內襯,光著結實黝黑,寬大的膀子,奮力加工銃管。

朱標指著匠人用布包在頭頂,大大的發包,“用這種方式包起頭髮,後面再沒發生什麼事故吧?”

這兩年,就因為匠人不注意,頭髮被旁邊的預熱爐點燃,或者一個機床兩個人配合,負責蹬腳踏板的,將負責加工火銃之人的頭髮捲入機床中,造成的事故就不少。

雖然都沒鬧出人命。

可最初一年,老四派回負責技術指導的匠人離開後。

這樣的事故就幾乎每天都有,以至於,匠人們都有些畏畏縮縮。

而且,頻繁的人員受傷,也十分影響火銃製造進度。

朝廷有百萬精銳,父皇要力爭在三四年內完成全面整編。

就算火炮可以慢一點配置。

火銃每年需求量就高達二三十萬支。

自火銃廠建立以來。

產量就一直無法滿足需求。

到目前為止,京營二十萬精銳,也只完成了十五萬整編!

反觀老四幫老二、老三他們編練藩王衛。

到目前為止,老五的藩王衛據說都編練完成了。

總共編練了十萬新軍!

在老二、老三他們編練成後,藍玉、沐英他們代表朝廷去點檢回來說,老四可能是為了給朝廷留面子。

所以有意控制了編練藩王衛的速度。

並且還拿回幾支燕藩製作的火銃。

無論是做工精美度,還是質量,都比金陵火銃廠強很多。

藍玉曾提出,金陵火銃廠的產能既然無法滿足編練新軍的需求。

是不是可以向老四燕藩購買。

價格低廉,質量又高。

他當時也心動了。

他和藍玉為首的軍中將領一樣,都想盡快完成百萬精銳整編。

反正,大明現在不缺錢。

這幾年,恐怕是朝廷立國以來,最好的幾年。

整個大明境內,鄉土村社建成度達到四成,百姓漸漸富裕。

又加全面放開海貿。

河北、山東江浙等地的海商,雖然沒有可以遠航的大船,但利益驅使下,駕駛小船,往來於高麗、倭國。

尤其是倭國。

據說,現在整個倭國都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