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步靠近一些,仔細端詳,甚至拉開護目鏡,眯眼端詳後,迅速後退,吹哨。
嘀——
尖銳哨音響起同時,打出旗語,大喊:“關閉八號氣閥,九號氣閥單獨執行,推動轉爐傾倒鋼水!”
高臺上的號手。
猛地擰開身邊的汽笛閥門。
嘀——
悠長尖銳的汽笛聲響起。
白氣從汽笛喇叭口噴湧,號手,轉身面向後面的蒸汽機區、堆料區,迅速打出旗語。
吱!
尖銳刺耳聲中,轉爐從高溫燃燒的爐火中,被氣缸推出來。
幾名工人,穿著厚厚的麻布特製工服,帶著鐵面罩、護目鏡,在幾名工友大盆水澆在身上時。
幾個人相互協作,握著一根長長,帶鐵鉤的鐵桿,衝上去,勾住轉爐邊緣預留的巨大鐵鉤。
“一二三!”
號子聲響起。
大腹便便的轉爐爐口向外傾斜。
在幾名工人拖著鐵棍向後狂奔撤離時,滾燙的鋼鐵熔漿傾瀉而下。
沿著下方預留的導流槽,流向旁邊的鋼坯冷卻區。
靳宓看著轉爐傾倒鋼鐵熔漿後,像個不倒翁,自行立起來,向朱棣低聲介紹道:“師傅,在設計中,我們反覆試驗,想用蒸汽氣缸提供的動力,傾倒鐵漿,取代人工傾倒帶來的巨大危險性。”
“可好些個技術難點,暫時還無法攻克,其中運用的一些機括結構,雖然設計出來了,可透過實驗,都具有太複雜、維護太難、耐用性很差缺點,而且,如果增加這些機括,還會導致三幅擺動機括的耐用性降低……
朱棣聽聞後,笑著安慰:“不著急,你們能搞出這個轉爐,已經很厲害了。”
他當然知道,越是複雜的機括,耐用性越差。
尤其是這個工業剛剛起步的階段。
做工業裝置,一定要走傻大黑粗的路線才行。
這個時期,如果走精細化,那就是扼殺工業化發展。
只有隨著工業化不斷發展,材料學、設計學等等各類學科,取得長足進步後,才能去追求精細、精緻。
“對於從事這個工序的工人,我們可以透過嚴格的培訓,以及在操作環境中,設定其他保障措施,例如,是不是可以在轉爐前面畫一條綠線,表示安全區,更靠近一些,畫一條黃線,表示具有一定危險區,最危險的地方,畫一條紅線,透過這些醒目的提示,時時刻刻,提示從事這個工序的工人。”
“另外,一些從事危險性工序的工人,應當予以更高的待遇保障,以及傷殘後保障。”
“再有,對於這個工序的工人,禁止他們疲勞上工,其他工序的工人,一個班八個小時,這些危險工序,是不是三四個小時就行了?”
“總之,技術達不到,在慢慢琢磨改進技術的同時,咱們完全可以從其他方面,克服技術缺陷帶來的各種危險和不便,我說的這些,具體如何實施,還要你們在接下來,大規模工業試驗中,不斷摸索總結,總結出一套,安全生產流程。”
實驗室試驗成功。
工業立項建設完成,並不代表著,就能立刻進行大規模工業生產。
還必須,進行三四個月時間的工業生產實踐。
檢驗裝置、摸索流程、培訓工人……
這些倒不用他囉嗦了。
這些年的工業建設中,這套流程,早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了。
朱棣看著鋼坯冷卻,轉爐內,又一爐冶煉開始,工人則忙著用大鐵鉗,將一塊塊冷卻成型的鋼坯搬離,為下一爐冷卻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