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九十二章:四海燕華,歷史的岔路!

“按順序抽籤,每人一支!”

“聽說,總決賽的時候,王爺也會參加?”

“不會吧,王爺參加海軍球隊,還是陸軍球隊,亦或是文官球隊,俺覺得王爺不可能親自參與了。”

……

胡惟庸、藍玉、呂本等人結伴觀摩燕京,看著所經過片區的百姓,排隊議論著,從警員抱著的大木箱內,抽取觀看運動會的時間、座次籤子。

自從參觀完鍊鋼廠後。

朱四郎就沒有再陪著大家觀摩。

給眾人發放了特別臨時通行證後。

他們就可以憑藉臨時通行證,去看除軍事區外,任何地方。

至於軍事區,等其開國,舉行士卒退役時,大夥兒也能跟著去看看,倒也不急。

這些天,他們又參觀了腳踏車廠、沈家鐘錶廠、燕藩的農村。

親眼看到,燕藩百姓,如何用一個個手搖砂輪機,將沒用的椰子殼變成一顆顆,消耗很大的紐扣。

也看過,一群百姓,如何分工合作,用麻編織海貿中,要大量使用的麻袋。

更看了,燕藩農村,畜力播種機、收割機。

所有種子,小到麥子、稻子,大到黃豆、玉米,竟然都能依靠一臺畜力機器完成播種。

播種不同的種子,只需要調節‘種眼’的大小即可。

兩個人,一頭牛,或者騾子、驢子,一天就可以播種耕種二三十畝地!

他們去農村的時候,剛好是第二茬水稻收割結束,要種第三茬水稻。

親眼目睹了,培育好的,一排排水稻苗,不需要人插秧,只要把水稻幼苗從培育箱內,完整取出來,放入插秧機內。

一個人牽著一頭牛在前面保持筆直行走即可。

插秧機就會把一行行水稻,穩穩的插在水田中。

在他們眼中,這些機器,已經足夠令人震驚了。

可他們卻聽到,農民竟對這般便捷的插秧機還不滿足。

認為每一次,只能單行作業太慢了!影響他們賺錢。

據悉,燕藩的農機,也不是每個村子都會購買,一些鄉土村社村,認為單純耕種本村的耕地,花費高價,購買農機不合算。

更願意僱傭其他村的農機,而購買農機省下的錢,會開辦村辦工廠。

於是,燕藩的農村,就出現了,專門以從事替其他村子,耕地、播種、插秧、收割的生意。

單行插秧機太慢?!

大明,一個人插秧,一天能完成兩畝地就不錯了。

而燕藩的農民,一頭牛,一臺小巧插秧機,一天輕輕鬆鬆就能完成二十畝地!

這還嫌慢?

燕藩的刁民,太得寸進尺了!

不過,燕藩的工廠,不知為何,竟然願意慣著這些人。

期間,他們見到一個工廠派到農村,跟蹤調查插秧機使用情況的工程師。

這個有學識,有手藝,據說還在燕藩最大農機工廠,擁有百分之一身股的工程師。

對這些慾壑難填的愚民,態度竟然格外好。

不光把愚民們,得寸進尺的要求都記下了。

並且還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