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天後,涼王抵達前線。
他可不是一個人來的,而是帶了數名重要文官和謀士。
這個時候,經過長達半月的急行軍,薛武一部,亦趕到了孫耀防線。
涼軍初步會師,約莫大軍三十萬。
中軍大帳中。
“參見大王!”眾人齊齊跪地。
“都平身。”
涼王隨意擺了擺手,徑直上前,於正上方帥位落座。
“謝大王!”
人們起身,分左右而站。
左邊第一位,站著薛武,為將領之首,右邊第一位,則是蔡言,現場看上去,更像小型朝議。
這是一次極其重要的議兵,關乎接下來涼軍的戰略部署。
從敵我雙方陣容上來看。
秦軍那邊,由秦王坐鎮,涼軍這邊,涼王亦親自督戰,君王親臨前線,雙方士氣,應該是差不多的。
帥才方面,薛武對趙牧,雖各有各的戰法,但綜合實力,應該也在伯仲之間。
虎將方面,唐越對彭雙,三百回合,絕對分不出勝負。
謀士方面,蔡言對上官文若,涼軍其他謀士,則是對田授等人。
雙方兵力,差不多都是三十萬左右。
而若論將士之勇,秦人尚武好戰,打仗完全不要命,曾退卻西戎異族。
涼軍一樣兇狠,曾平定北漠。
雙方皆為北方步卒,陸地作戰,在天下列國間,絕對是一等一的存在。
這也是蕭遠為什麼非要先滅涼軍的原因,因為這個威脅太大了!
綜上所述,無論是兵力,或文官武將,還是將士的戰力,這都是一場針尖對鋒芒的大戰。
因而,基於這一點,蔡言當即提出,迅速與秦軍決戰,不可再遷延時日。
他說道:“現在金嶺已失,絕不能讓秦王站穩腳跟,當趁金嶺全境還沒有徹底淪陷之時,立即挺進平津一線。”
“秦王見我大軍開動,必不敢讓我軍輕易壓進,只能被迫接戰,屆時,雙方共計六十萬大軍,即可在平津展開一場空前絕後的大戰!”
他所說的平津,位於秦軍和涼軍中間,有一處極為遼闊的平原。
而他說的也沒錯,涼軍如果這樣動作的話,蕭遠絕對不會讓其兵臨金嶺,被逼之下,只能在大平原上與其決戰。
不過涼王聽完,眉頭卻微微皺了起來。
因為這並不是他心中所想,他所想的,是等國內大軍再度集結,屆時,以絕對的優勢的兵力,一舉擊潰蕭遠。
現在三十萬對三十萬,讓涼王多少有些沒底氣。
這時候,涼國的另一名謀士王孟也站了出來,搖搖頭道:“在下並不贊同蔡大人的意見,現在就決戰的話,於我軍多為不利,秦軍可並不好對付。”
“哦?”涼王聞言,不由精神一震,催問道:“王大人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