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一二八、貴客臨門

初四上午,連續晴朗三天之後,原來因大雪融化導致鄉間泥濘的小路,此時變得乾爽舒適。青山村原來的老支書周紹成,拉著高音喇叭和功放音箱來了。

這是一個身材瘦高、精神矍鑠、神采沉穩的老者,六十來歲的年紀,由於常年務農的原因,健康狀態良好,走路健步如飛。在水泥硬化的公路上,一輛手推車硬是被他推成了大貨車的氣勢。

從一九八四年起,原來的大隊就恢復成五九年前的稱呼:“村”。生產隊現在改了名稱,叫村民小組。老周家要給最有出息的孫子,舉辦定親酒,鄉親們都來幫忙了。由於周家在村裡面的威望,所以村裡面其他小組的鄉親,也有過來幫忙的。

幫忙打雜的人員一多,周紹成的地位和作用就顯現出來了。首先安排好了廚房的人員,廚房分大廚房和小廚房,大廚房一百人負責做菜,小廚房三十人負責做飯燒洗碗水。

沒有安排到廚房的男勞動力,就安排五人打茶盆,專門從大廚房端菜到酒席上,每人負責十席,一輪安五十席。其實打茶盆的人嚴格來說,是屬於大廚房的人,他們空閒之時,都會幫廚房砍骨頭,燒肉皮上的豬毛等雜活。

周紹成與周昭德、周朝中、陳薇幾人事先商量後,但是陳薇孃家這邊就不下於五十席,又加上鎮上和合並後的五個村,確定計劃辦二百桌酒席。

需要殺十頭肥豬,周婆婆自家養的存欄肥豬還有八頭,每頭都在二百多斤,還需要從外面再買兩頭回來才夠。這時周超成說道:“我家還有兩頭大約在二百五十斤左右的肥豬,找人去拉過來吧。”

於是沒有安排到廚房差事的男勞動力,又安排了十個人去拉豬,二十人殺豬,大家齊心協力地忙開了。

婦女們也有差事,除了廚房配菜洗菜以外,還需要五十個大姑娘小媳婦負責添飯端菜的事,每一個人負責一桌。當打茶盆的大師傅把菜端來後,需要從茶盆裡端到桌子上;當客人需要添飯時,負責為客人添飯。

另外還有五位婦女專門負責擺鹹菜的,每人負責十桌,每桌擺兩小碟,碟子裡有雅江本地人用榨菜頭做的老鹹菜、醬豆(豆豉)、豆腐乳兩塊。這每一樣都是特色鮮明的四川特色小鹹菜,有時候也會加上一些泡菜。

五個老爺們負責擺酒,每人負責十桌,每桌先擺上一瓶,後面根據每一桌客人們的需要,再負責增減。有的席上不喝酒,那就需要負責擺酒的人立即收走,有的一桌一瓶酒不夠,那就需要立即補上,直到客人滿意了,不喝為止。這次的酒是好酒,周航拿出了兩噸五糧液酒來,把他大伯周朝安氣得不輕。

十個人負責收拾殘湯剩飯,把潲水分派到各家各戶餵豬。

哪些年齡稍大一些,有家底有文化的鄉賢,就有六人分派到了號房,負責接待來來往往的客人們,收禮記賬髮香煙。

第一天,幫忙打雜的及附近幾個院子的人,就坐了三十多桌。

第二天,正月初五,各方的親戚朋友都陸續到來。首先到來的是陳薇的六個姑姑中的五個,成都來的二姑陳幼霞、五姑陳幼桃、六姑陳幼華、雲南騰衝過來的三姑陳幼婷,北京來的四姑陳幼薇。

這幾個姑姑除了三姑陳幼婷是帶著一家子人全部過來的以外,其餘幾個姑姑就只帶了一個年青人同行。

二姑的愛人姓黃,是原來陳家嶺出去的,已經過世幾年了,跟著她來的是一個小孫女,剛好二十歲,在校大學生。

四姑陳幼薇愛人姓李,也是陳家嶺出去的,參加工作後,就在北京市裡安家落戶了。他現在已經退休,這次和小兒子一起陪著愛人回來吃喜酒,跟著來的是他的小兒子李春宇,今年二十一歲,大四即將畢業。

五姑陳幼桃的愛人叫吳博學,是現在吳家家主吳博通的親堂兄弟,是一個數學教授,現在已經退休,這次陪愛人回來喝喜酒,跟著來的是他們的小女兒吳婷婷,也是在武陵書院上院讀書,畢業後考入四川大學的研究生出去的。

六姑陳幼華的愛人季玉國,是四川省工業廳退休的幹部,現在閒來無事,聽說內侄女的孩子定親,非常高興地跟著老伴回來喝喜酒,跟著來的還有他們的大孫女季晚秋,今年二十三歲,西安交大的在讀研究生。

最後走出大客車的是雲南過來的楊代勇、谷春麥、楊代軍夫婦、楊秋月夫婦、以及愛墾國際的一眾高管。

周朝中和陳薇夫妻二人,連忙把幾位姑姑姑父以及一眾客人,迎接到了新房子這邊,安排在周航空著的那套新房子裡。

帶大家落座以後,陳輸己問道:“周航那小子呢,舅爺架到,還不出來迎接呀。”

吳景玉踢了他一腳,嗔道:“這麼多長輩在此,你算屁呀!”

楊世祿笑道:“那小子不會是怕羞,藏起來了吧。”

陳幼婷白了一眼男人,說道:“能把緬北各派勢力製得服服帖帖的人,會怕羞?”

陳薇解釋道:“昨天開始人一多,大家就嫌他礙手礙腳的,叫他帶著愛華,哪裡涼快哪待著去。就這樣,昨晚上都沒有回來,不過憑感覺,他們還在這附近的。”

陳輸己笑道:“我也已經感覺到了他的氣息,大約離這裡十來裡地。不管他了,陳薇,把他的好茶好酒拿出來,先給他消耗一點東西再說。”

陳薇轉過頭對周庭玉說道:“小玉,週二娃昨天留下來的茶葉,你去拿出來給客人們泡上。”

周庭玉立即跑上樓去,很快就下樓來了,只見她拿出一個拳頭大的無色翡翠盒子來,開啟盒子,抓出一點茶葉,丟進茶壺裡,將電爐子上的一壺開水倒進茶壺裡。很快,茶水的香氣就四溢飄來。眾人聞著這香味,立即覺得神清氣爽,耳聰目明起來。

陳輸己驚訝地說道:“悟道茶?這小子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