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卷 補天裂 第七十六章 阻狂瀾(六)

嵐州東南婁煩縣,正坐落在群山環抱的河谷之間。嵐水南面支流經過此處,就匯入河東最為重要的汾水。後世在宋朝樓煩縣舊址,設了汾河水庫,專為太原供水。而後世婁煩縣,則向西南方向挪動了,讓開了這個重要的河谷地。

而此時此刻,婁煩縣雖然不是嵐州州治所在,但是所處位置,卻是最為衝要的太原府西大門。只要衝過此間,就是廣闊的汾河平原,太原府距離此間,不過二百餘里的距離!

河東防禦體系,本來在嵐州這裡,已經算是後方了。前面頂著河外折家軍,還有韓世忠的神武常勝軍。兩路都是就重重防禦寨堡關隘遮護,防守之軍也都號稱大宋強軍。至於岳飛那一路,女真韃子就算殺過來,還要越過太原府西進,才能抵達嵐州境內。

河東軍民,從來未曾想到,在開戰未曾多少時日,折家軍居然就幾乎在岢嵐軍未曾做什麼樣的抵抗,讓女真韃子勢如破竹而入。韓世忠所部陷入側翼門戶大開的危局,而女真韃子前鋒,將兵火已經燒至嵐州境內!

嵐州守備,自然空虛得很。

蕭言遣軍經營河東,除了折家軍駐守的河外部分之外。其餘河東駐泊禁軍,早就爛透了底,空額吃到六成還多,除了駐守太原府和緣邊的一小部分軍馬還保持了點戰鬥力之外,其他的就算拉他們上陣還怕被拖後腿。

在神武常勝軍初步掌握了河東局面之後,一些還得用的河東駐泊禁軍,就被吸收進了神武常勝軍中。現在神武常勝軍和龍衛軍中。也有一兩千河東健兒。其他的軍馬。要不就在太原府和代州大營為輔軍轉運軍資糧餉。要不就乾脆大刀闊斧的遣散安置。

宋時有個很有趣的局面,就是朝中商議裁撤軍馬的時候,從文到武人人顯得為難,好似一旦裁撤這些軍中丘八,就要生變也似。可真正到下定決心動手的時候,被裁撤歸農的軍漢們,卻少有生事的。

比起在軍中既要供權貴役使,還要被狠狠剋扣軍餉。稍有不對,軍法還會落在頭上的日子,軍漢們倒寧願歸農或者謀其他小生計過活。如行將兵法時,整頓軍伍,強壯系將,裁撤老弱,被遣散的軍漢們都沒生出什麼事情來。真正叫得厲害的還是那些在大宋養兵之費上吃得腦滿腸肥的既得利益者。

韓嶽秉承蕭言意志大刀闊斧的整頓河東駐泊禁軍,也成功的壯大了麾下野戰兵力,將原來一團亂麻也似的河東軍事體系整頓得簡潔高效。

只會拖後腿吃軍費的這些冗軍清理了,雖然事權歸一。指揮得力,兩支河東野戰主力隨時都可以拉出去做會戰。可相對而言。現下卻沒有那麼多強兵卻填滿河東各個要害所在!

除了緣邊之地防守嚴密,代州大營和太原府中有一些主要用以保護糧道,押運轉送物資的輔助軍馬之外。嵐州這些被視作河東後方的所在,只有零星兵力在維持著治安,根本談不上有如何的戰鬥力。

銀術可冒死突進,折家軍讓開正面,一下就打在和河東路軍事佈局的軟肋之上。河東腹地,完全陷入了恐慌之中!

~~~~~~~~~~~~~~~~~~~~~~~~~~~~~~~~~~~~~~~~~~~~~~~~~~~~~~~~~~~~~~~~~~~~~~~~~~~~~~~~~~~~~~~~~~~~~~~~~~~~~

此刻在樓煩縣治城門之外,就是一片慌亂的景象。

多少滿面疲憊之色的百姓,正圍在縣城四門,苦苦哀求著能開啟城門,放他們入城。而城牆之上,穿著赤襖的軍漢,同樣是滿面緊張的望著城下紛擾的人群。

這些百姓,多是飛鳶堡陷落,兵火燒至嵐州邊境,就已經開始逃亡。這些時日下來,已然疲憊憔悴至極,樓煩縣在此時規模不小,城牆也甚為完備,比嵐州州治廓下縣宜芳還要顯得堅固些。

逃到此間,已經臨近太原府了,這些早早上路的難民百姓終於覺得平安了些。到了這裡,太原府總會派遣大軍鎮守這個要害所在罷?大家只求在城中有個容身之所,官府能施點薄粥,好歹讓大家能多挨幾日。

平日裡完糧納稅服徭役,層層負擔一重重的壓在百姓頭上,田中地頭拼死拼活,才打造出這麼個富庶的大宋出來。現下女真韃子來了,一路守軍望風潰散也就罷了,大家自己逃了出來,現在大宋的城池,總該讓自家子民進去,這點要求,難道還過分麼?

數千衣衫襤褸的百姓圍著城牆哭嚎哀求,求告之聲驚天動地。城上守衛的不多軍漢們還有徵伐的民間強壯,扶著城垛滿面不忍之色的向下而看,互相面面相覷,誰也沒膽子去開啟已經被堵死的城門。只是不斷遣人,去尋能主事的人物趕緊上城。

不知道過了多久,一個三十來歲,身子瘦削,累得兩眼之下發青,恐怕有好幾天沒睡的軍將總算走上城頭。幾名同樣疲倦的親衛簇擁在他的身後。

看到這軍將彷彿是能主事的人,城下百姓哀告之聲驟然又高昂起來。

“將爺,還請放俺們入城罷!逃到此間,好容易從韃子那裡掙扎出一條性命,有老有弱,已經走不得了,糧食也吃乾淨。將爺積些陰德罷!”

“俺們男人可以賣氣力修城牆,運土石磚瓦,做什麼都成!就求給婆娘娃娃換口吃的,有個破廟爛窯都歇腳喘口氣。將爺,發發慈悲罷!”

“俺們要見縣尊!平日裡都是父母官,俺們百姓也真當父母一樣敬著,現下子民有難。難道父母就棄之不顧了?”

那軍將扶著城垛。冷笑一聲。放開嗓門衝著城下大吼:“直娘賊,還見縣尊,那甚鳥縣尊,早就說要去太原府求援,三天前就拍拍屁股走他鳥了!就留下俺在這裡頂缸!”

那軍將叫做李義忠,河東代州人,武舉出身,分發到河東駐泊禁軍中差遣。武舉出身之人。在大宋軍中最是不受待見的。跟軍中那些世代將門出身的軍將地位簡直天差地遠。李義忠倒是實打實的有點本事,十餘年苦熬苦幹下來,剿太行山匪和呂梁山匪的時候立過大功,遼國還在的時候打過來打草谷的遼人零星頭下軍馬,越境燒過遼人巡鋪。終於混到個小使臣的官位,一個指揮使的差遣。不過也壞了身子骨,野戰的辛苦再也吃不得了。

韓嶽主持遼東駐泊禁軍整頓之際,李義忠因為確有戰功,被留用下來。因為身體原因進不得兩支野戰主力了。就得了一個方山寨都巡檢的差遣,安置到樓煩縣一帶來。

所謂方山寨。在樓煩縣西南,早已廢弛。為方山寨都巡檢。駐節也在樓煩縣境之內,統領著三四百未曾選入兩支野戰主力的駐泊禁軍,維持地方治安,同時有守衛太原府西大門之責。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