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引開口,那些村民一個個開始低聲細語起來,幾個呼吸之後,王百順才再次抱拳行禮道:
“回仙師,屍體丟失的情況倒是從來沒有出現過,不過…大概五年前我們村的王三兒死後,倒是發生了一件怪事。”
“噢?什麼事?”
聽到姜引問話,王百順不敢隱瞞,立即道出了事情原委。
“五年前,王三死後不久,村裡便來了一個外鄉人,他說他是遊方道士,可以免費為王三超度。”
“當時我們見他很是實誠,也不好拒絕,便配合他為王三做了場法事。”
“我記得當時可把我們都嚇壞了,因為法事現場,我們所有人都聽到了已經死去的王三的聲音,那是一種淒厲的慘叫聲。”
“那個道士說,他是在幫王三洗去身上的一切罪孽,好讓他來世可以投一個好人家。”
“法事做完之後,那道士便離開了,之後也沒發生什麼奇怪的事,所以大家就慢慢把這個事情給忘了。”
“現在想想,好像沒有多久,村裡的孩子就開始表現出了異常,仙師,難道孩子生病和那個道士有關嗎?”
王百順越說越激動,因為他現在一說,也發現了些許破綻。
其他村民亦是如此,一時間開始交頭接耳,面露恍然和驚恐。
不過,姜引並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繼續問道:“你們可還記得那個道士的模樣。”
這話一出,村民們頓時安靜了下來,似乎都在回想著那個道士的身影。
片刻後,王百順才開口道:“我只記得那人年約三十,個頭和我差不多。”
“其它的我倒是記不清了。”
緊接著,人群中一聲接一聲的描述傳來。
“那人下巴留了一小撮山羊鬍。”
“還有他當時穿的是黃色道袍。”
“他用的是桃木劍。”
“他還拿著一個鈴鐺。”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似乎每個人都記住了一些特徵。
拿的桃木劍,說明是道家。
拿的鎮魂玲,多用來鎮住魂魄,以供自己驅使,同樣是道家。
黃色道袍,還是道家。
以此推測,應該是茅山道士的可能性極大,身高和王百順差不多,那就是比自己矮一點,還有一小撮山羊鬍。
整體一拼湊之下,姜引的心中已經略微有了一個模糊的身影。
“好,我知道了,那你們可知道王三的生辰八字?”
王百順聽姜引問起王三的生辰八字,連忙轉頭看向人群中的一個老婦人。
那老婦人也顫顫巍巍地走了出來,“王三是我丈夫,他的生辰八字我知道。”
姜引立即從懷中拿出筆墨,將王三的生辰八字寫在了一張黃紙上,隨後吩咐萬達道:“萬統領,你幫我去準備一些白蠟燭,一些清香。”
“好!”
萬達立即吩咐手下準備東西去了,隨後又問道:“仙師可是有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