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卷千里送佳人 第三十四章 大勝關前 詩詞傳世

鄴城雖然熱鬧柳真全似乎失去了遊歷的興趣,一直在自己房內打坐練氣,玲瓏來到柳真全房間,見到柳真全並未打坐,反而躺在床上看著天,就知其因為昨日的事情還未開啟心結。

“怎麼還為昨日之事煩惱?”

柳真全也不瞞著玲瓏說道:“為什麼大家都學了點微末的本領就覺得高人一等,甚至於不關心人間冷暖,肆意戲弄他人,更甚至於取人性命,難道都不識天道,不知命理嗎?”

“上古天神並未將其他放在眼中,只覺的自己高高在上,從不關心其他人感受,不知最終觸怒天道,才有了人族伐天,定下人道昌盛嗎?其實我們不管誰修煉都是逆天而行,但是又要順應天心,如果不是我們天狐一族順應天時,也會和那些天神一同被人族掃入光陰長河中,現在就是因為有了那些和上古天神一樣不體天心的練氣士存在,因此才會引發大劫。”

“雖然師傅跟我說過天地大劫,原來天道至公在此。”

“天劫分為很多原因,其一就是我等練氣之人本來就會使得天道有所虧損,因此降下大劫減少練氣之人,其二就是懲罰那些肆意妄為,不體天心的練氣士,我等只要堅守本心就可在大劫中相安無事。”

柳真全突然坐起看著玲瓏說道:“沒想到你懂的那麼多,你到底活了多久啊。”

果然女性都不能提及年齡的,玲瓏聽到柳真全的話摔門而出,留下一臉愕然的柳真全在房內發呆。

三天修整一過,大家整理好最佳狀態開始趕路,唯有銀鈴兒心中不捨,鄴城繁華已經然蠻族公主流連忘返,昨日最後一夜玲瓏特逛了很久只想把這一切都印在腦子裡帶回去。

柳真全對著銀鈴兒說道:“那你是沒去過河洛,哪裡光坊市就有幾十,人們三更才眠,五更又開,熱鬧非凡而且沒當節日都有花車尋街,更有藝人通宵表演,你去了更不得今生難忘啊。”

“那我就住在那裡。”

玲瓏湊過來說道:“自古河洛難居,不過你邊上的柳先生可是大才子,一首《賣炭翁》折服了好些進士老爺。”

玲瓏這麼一說引的三女都十份好奇,追著讓其告訴他們故事,經過邋遢道人一事,幾人對柳真全的印象從刁鑽油滑變的富有正義感,但都好奇原來柳真全還會作詩,當經過玲瓏一番敘述,發現柳真全還真是有一顆悲憫之心。

“別聽她的我哪裡會寫詩,只不過聽人說起,而我只是抄詩罷了。”

“我才不信,那些進士老爺都沒聽過你的詩,而且都說這詩淺切平易卻獨具一格,連柳冕大人都說此時開創一代文風,說你不去讀書作詩正是可惜了。”

此世再無白居易,柳真全只得呵呵了預設,再說不預設也沒辦法,難道再扯出個前世來啊。

北行數月已經入了初夏,雖在北方但也是燥熱難安,而且越往北去越是遼闊荒涼,難怪大燕雖然驅逐蠻人拓土千里還是年年不忘南下,相傳大燕乃是受大周王室之命拓邊,現在都快自己變成蠻人了,因此南下成了每代燕人的執念。

到了邊塞之地,出了大勝關就到蠻荒人控制的領土了,當沿路來到大勝關,才知道原來大勝關並不是一個關城,而是此地是大燕拓展最遠的地方,而且在此處和蠻族人大戰一場,將蠻族人打的再也不敢南下,這一站使得蠻族王庭分裂成三塊,為了紀念這一勝利,大燕就在此築城並以大勝冠之,而所謂的關只是因為,出入大燕的蠻族商人或者大燕商人都必須經過此處加蓋火漆,不然都已秘諜論處。

柳真全幾人前往大勝關內換取通關文牒,見到一個文士正在和一群軍卒一同蹲在衙門口吃面,當柳真全一行靠近門口,衙門口的人也注意到著怪異組合的一群人,文士呼嚕呼嚕將剩餘的麵條扒進嘴裡,一仰頭喝光碗裡的湯水,含糊的說道:“來換通關文牒?”

“真是。”當聽到大雍官話是柳真全急忙上前答道。

“我看你就像大雍士子,帶著兩個美婢怎麼和這群蠻人混在一起了?”

“回上官的話,大雍少見蠻荒,故而想去看看,再則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好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看你這讀書人還有這等豪氣,不知去過那些地方?”

“回上官,在下喜歡遊歷四方,想到各處看看將各處美景以詩篇傳下,讓我大雍士子都能領略各處風情。”

“哦,你還會寫詩,速速作一篇來,讓本官看看你是否有真才實學,要是不好就別領那文牒了,那來回哪裡去。蠻荒不是你想的那麼容易。”

“那在下就以大燕鄴城大雁塔為題吧,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絕頂初攀似出籠。落日鳳城佳氣合,滿城春樹雨濛濛。”

文士邊聽邊搖頭更是在口中輕吟,“不錯不錯,果然高才,但是本官想以此處大勝關為題,讓你作詩一首看看你的急才。”

“在下領命。”柳真全心中思索正好會幾首邊塞詩,一一心中默唸選擇最恰當的一首。

一邊走一邊搖頭這次眾人都在等著柳真全開口,並且隨著柳真全緩緩走動思緒也跟著飄散,“徵逢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

文士不禁開口叫到:“好,好,好,先生大才。”

柳真全心想這詩在前世流傳了上千年,都在一直在小學課本中成必修課啊。

文士過來牽起柳真全的手說道:“先生走,隨我去換文牒。”柳真全極為不適應,為啥男人還喜歡牽手啊。

文士一邊走一邊說道:“不瞞先生,自從某到此為官,都不像一個讀書人了,還是你們大雍好啊,文風興盛,今日得見先生三生有幸,更兼能聽到先生詩詞,某真無憾了。”原來是個大雍文迷。

蓋過火漆,文士還拉著柳真全去他家共飲,並且拿出自己寫的詩詞請柳真全這個文壇前輩指點,柳真全哪裡敢胡亂指點啊,不過幸好前世讀的詩詞挺多,順便點睛幾筆,引的文士開心不已。

當柳真全第二日出關之時,文士在城口相送,並約定回來之時一定要帶心的詩篇給他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