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九人面蛇身,全身赤紅,口中銜燭,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為時間之祖巫燭九陰。
其十人面獸身,雙耳似犬,耳掛青蛇;是為天氣之祖巫奢比屍。
其十一人身蛇尾,背後七手,胸前雙手,雙手握騰蛇;是為中央土之祖巫后土。
其十二全身骨刺,猙獰巨獸。是為雨之祖巫玄冥。
其中,然祖巫后土繼承了土之仁厚,多了一份慈悲。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后土見鴻鈞道人成聖時的天地異象,想其必為大能,遂起了聽道之心。而其他祖巫,不敬天,不敬地,只敬父神盤古,都不予理會,這也為日後大劫埋下了伏筆。
不周支脈有一仙山,綿延幾萬裡,名曰鳳棲山,一處幽谷,也誕生了兩位大神通者,人首蛇身,相伴而生,結為兄妹,即是女媧與伏羲。多年困於大羅巔峰,如此機緣在前,怎能不去,隨即相伴而去。
洪荒偏西,有一仙山,高山峻極,大勢崢嶸,根接崑崙祖脈,其上有一觀,名曰“五莊觀”。
內一頭戴金冠,絲帶束腰,面容俊朗,三須飄然的道人,正在與一滿臉紅潤,面板白皙,永遠笑眯眯的道人坐而論道,待見天降異象,相視一笑,已是飄然遠去。
當空太陽星,北冥之上,血海深處,崑崙西山,東海仙島...於洪荒潛修的無數大神通者,在聽到百年後紫霄宮講道後,紛紛各顯神通亦或祭出法寶,或結伴,或獨自,一道道流光於四面八方向天外飛去。
.............................
周天星辰之上,修士聚集的越來越多,青玄立於其中,沒有急於穿過界限,混沌之中危險無處不在,縱使大羅道果,準聖修為一著不慎,結果也是一個魂飛魄散化為飛灰。
世界永遠不缺少心急者,催動靈寶,剛跨進去,混沌之氣一個照面便將其碾壓灰飛煙滅。如此一來,眾人猶豫更甚,畢竟沒有人喜歡求死。
天數如此,沒有福緣,怎麼聆聽大道,強求反而是取死之道。
正在大家踟躕不前時候,眾人之前的三道身影,一老年,一中年,一青年,只見老者一指頭頂,一座玄黃寶塔懸於三人頭頂,垂下條條瑞氣護其周身,萬法不侵,萬邪不入,正是那後天功德至寶天地玄黃玲瓏塔,無上防禦至寶,三人攜手撐起法力,闖進那無邊混沌,去尋那紫霄神宮。
青玄自然認出了他們,“原來這就是三清,果真是盤古遺澤不同凡響,法力無邊,福德無邊。”
既然有人帶頭,眾多修士紛紛祭出靈寶或使用神通,踏入混沌之中。其中不乏不少隕落者,畢竟那是無邊混沌。
正當青玄準備祭出淨世白蓮踏入混沌時,發現一位女修士正在邊界躊躇不前,只見身穿鵝黃宮裝,秀髮高挽,五彩絲帶飄舞,如千絲萬縷,飄逸無比,周身戊土光華閃耀。一身修為不似其他修士飄渺無為,反而透露著一股慈悲厚重,其中還夾雜著絲絲煞氣。冥冥中一絲牽引使青玄駐足走向那女修士。
“貧道青玄見過道友。”青玄作揖言道,“不知道友可需幫助。”
“貧道巫族后土見過道友,吾族不修元神,只修肉身,是故有所遲疑是否前去聽道。”后土慈悲的雙眸閃現一絲嚮往與一絲猶豫,作揖回道。
青玄嘴角略翹,雙眸中綻放無量光華。
“后土道友,天地首位聖人出,傳道洪荒,道法萬千,吾等洪荒萬千種族,豈能就此錯過!”
嚮往、期待、堅定之色盡在其中。
后土一怔,猶豫之色盡數散去,“卻是貧道著相了。”言罷便要向青玄行禮道謝,青玄連忙閃開。
“道友無須如此。道友是否與青玄同行?”
“善。”后土輕柔一笑,當真是萬物失色,群芳凋謝。
此刻青玄那數萬年堅如磐石的道心亦泛起了一絲漣漪,隨即手指頭頂,一朵一十二品氤氳白蓮懸於二人頭頂,降下陣陣白幕,護住二人周身,當真是清澈純粹,防禦驚人。
相視一笑,便踏入了那無邊混沌,去尋那道之所在—紫霄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