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兩人一走,周魚這邊便派人去城裡打聽到底出了什麼事。
反正以她對這兩人的瞭解,若不是火燒到眉毛的大事,兩人是不會管的。
畢竟在她看來兩人就是兩個老紈絝,國家大事還真的跟他們沒多大關係。
很快。周魚派去城內打聽訊息的人就回來了。
“縣主,西北傳來訊息,南洋國出動四十萬大軍連破西北邊關兩城。”
周魚皺眉,她的第一反應是不可能,別的她或許不知道,但是王叔跟白茉兩人的去向,她還是能猜一些的,應該是跟西北軍那邊有關。
既然皇上已經早有防備,為什麼還會這麼輕易的就被南洋國給破了城,難道是說裡面還有什麼內情不成。
可城破就代表百姓傷亡,她不覺得皇上會做出這樣的事,想不通這其中的內情,周魚百思不得其解。
但這事還真跟她沒多大的關係,只是派人在城中關注著西北軍訊息,至於別的她也幫不上什麼忙。
這些時日,西北被南洋國連破兩城的訊息已經在城裡傳開,雖然西北離京都城還有些距離,但京都城的百姓還是很有危機意識。
這段時間城中的生意都不怎麼好做,各家各戶都把自個的錢袋捂得緊緊的,就連糧店的生意也不好做。
因為打仗的緣故糧食雖然漲了一些,但京都城的百姓哪家不是還有個把月的存糧,買多了走時帶不了也是白搭。
至於村上那就更不用說了,基本上每年收了新糧之後,每家都會留下一年的存糧,才會把多餘的糧食賣掉。
而百姓們握緊自個的錢袋子則是想著,若有什麼不對的話他們也好跑路,路上什麼都能缺,但這銀錢是絕對不能缺的,出門在外去哪都得要花錢。
要說大周的百姓為什麼危機意識這麼強,還是跟現在的皇上有很大的關係。
自從皇上登基以來,各地大災小情不斷,每年國庫的支出都是負數,這些城中的百姓們雖然知道的不甚清楚,但是他們會看世家的風向,世家怎麼做他們就跟著怎麼做。
反正跟著那些世家絕對錯不了,他們能歷經百年不倒必定有他們的道理。
而這幾天朝堂上的氣氛也很壓抑,早朝上靜悄悄的,各個大臣都成了鋸嘴葫蘆,誰也不會在這會兒觸皇上的眉頭沒事找事,所以早朝結束的異常快。
基本上小半刻鐘的時間早朝便結束了,皇上這段日子難得的清閒,可他還是窩在御書房沒出來,若是現在他有那閒情逸致去逛御花園,或者說去了哪個妃子的宮,說不定明天就會傳出他昏君的名號。
這樣壓抑的氛圍在京都城一直持續了十多天,就連京都城都如此,從西北一直到京都城這一線的州府更甚,人人開始自危。
南洋國雖然只是一個小國,但他們民風之彪悍程度,並不是大周朝能夠比擬的。
聽說南洋國一個漢子就等抵得上大周十個,這話也不知道是誰傳出來的,早些年已在大周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