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也整一個,順便問一句,鞭王阿賓還有後續嗎?”
憶秋年攤手道:“拜託,你們在圍攻崑崙派啊,一個個全跑過來,斷掌門會很尷尬的。”
斷絃默默的收起了剛拿出來的《鞭王傳》,整理了一下情緒,冷聲道:“諸位道友,斷某的耐心是有限的,你們既不願退去,那咱們,也不要浪費時間了。”
只要把所有人打趴下,待會兒就沒人知道本掌門管憶先生要簽名了。
“那貧僧便來會會你!”
人群中走出一位光頭,正是魚和尚,許是因為憶秋年在旁,讓他想表現一下。
其他人多少也有這個想法,一位小說家在此取材,必然會記錄下自己的英姿,這可得好好表現才是。
“唉。”
斷絃嘆息一聲,緩緩抬起劍鋒,無聲的劍勢頃刻間散開,壓得眾人一時間竟無法抬頭!
最前頭的魚和尚更是直接跪下,正吃力的撐著身想站起來。
“這是要開大啊。”憶秋年嘀咕一句,連忙起身,扭頭就跑。
錚——
斷絃的眉心處,隱有半枚君子印記浮現,登時間,又見浩然氣沖天而起,天幕驟然沉了下來,天地一片寂靜,好似死了一般。
“五曲胡不歸,三千世界——靜沉沉!”
滴答,滴答。
好像是誰在哭泣,淚水的滴答聲迴響在每一個人的識海當中。
難以言喻的悲傷感湧現心頭,眾人的視線再也看不到任何光亮。
崑崙山在震顫,似乎是在回應斷絃的這一劍。
滴答,滴答。
又是另一道哭泣聲響起,是崑崙在悲憫。
每一滴淚珠都銘刻著曾經的輝煌,過去的聲音化作淚滴,落在山門前眾人的背脊上,剎那間便化一座座高聳入雲的山體,轟然壓了下去。
崑崙派山門前,除了斷絃,再無他人。
斷絃看著空無一人的山門平地,嘆道:“還是差了一些。”
他所用的劍法,出自儒家當代聖君之首青衣子所創,名為《七絃五音》,乃是青衣子感悟琴劍道時所悟。
青衣子最初便是出身崑崙,人間的池子容不下一位天生的聖君,崑崙派僅三年,便被儒家拐走。
崑崙派留不住他,因為拐走他的,是儒家亞聖。
青衣子不負天驕之名,短短百年,便晉升聖君,領悟琴劍大道之後,重返崑崙派,留下了這一門絕學,以此斷了三年的教養之恩。
《七絃五音》源於青衣子的琴劍之道,而斷絃修的卻是中庸之道,這導致他一直無法領悟《七絃五音》的真意,甚至逐漸偏離原本的道路,他還十分不自知,有著堅定不移繼續走下去的勢頭。
說起來,青衣子的徒弟周長亭,也是練這玩意給走偏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