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龐星的江湖地位夠高,影響力也夠大,周海冰現在也足夠的紅,雖然之前彭嚮明在機場臨時拍攝並上傳的那段影片,把龐星推到了一個很尷尬的境地,但只要臉皮夠厚,只要是不認賬,並且揪住某個小問題反擊,一時之間,彭嚮明也是拿他無可奈何的。
人家近十年的國內歌壇第一人的江湖地位,也不是蓋的。
但是……拍電影最重要。
《功夫》最重要。
“好,先到這裡,我說幾句!各位的臺詞功底,都很好,特別好,但還是那個問題,昨天我就強調了,今天一聽,還是有點兒端著!不要端著,這不是一部正劇,它……很誇張,用誇張的手法、誇張的表演,包括表情、動作、臺詞,也包括說臺詞時候的語氣,都不是那種正常的路數。”
“你比如說,我昨天做過示範了,我這個角色,男主角,就連笑聲,那種搶了人家冰激凌之後的很得意的笑聲,都不能是正常的笑,很誇張,哈哈哈……你聽,有點……歇斯底里哈?其實也不是,背景你仔細品,其實是悲涼的。但表現手法上,我們就是要這種,包括裁縫這個角色,我之前跟你聊過吧?對,他在這一段,被包租婆罵成老兔子,他連跑開的動作,都得是娘裡娘氣的!很粗壯一個人,明明剛剛打退了一幫兇悍的黑幫打手,很英勇,對吧?但是緊接著這一幕,他穿著大紅的內褲,外面的短褲是半透明的,穿著拖鞋,被罵成老兔子,跑起來是那樣的,還要甩手……這種對比,這種衝擊,大家都仔細體會一下。”
“具體來說的話,比如說,遊老師,您在說臺詞的時候,語氣要再狠一點,我剛才看您念臺詞的時候,下巴是微微抬起來的,這個很好,不但要把下臺抬起來,眼睛也得是那種姿勢,你看,這樣,這種姿勢的去瞥!”
“……”
如果是一部常規意義上的電影,其實是不必那麼吃力的,但在沒有前例可供借鑑的情況下,在只憑籠統的介紹,根本就不足以讓大家明白什麼叫所謂的“無厘頭式風格”的情況下,身為導演,彭嚮明就必須掰開揉碎了的,把細節講解給演員們聽,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要求。
而事實上,這只是第一階段而已。
演戲這件事,其實特別忌諱一直拿著、端著,但如果一下子完全開啟,就又過了,尤其是在《功夫》這部戲裡,說是無厘頭,但其實很多時候、很多人物的表演,反倒是要求必須收斂的。
也即所謂狂放之下的收斂。
而這個階段,就需要到拍攝的過程中,去慢慢的磨合了。
彭嚮明上一世很喜歡《功夫》,看過好多遍,但自己看的那個時候,他並沒有意識到,一直到穿越過來,甚至是一直到考慮要拍它,並且開始復刻劇本,才忽然意識到的一點是,原來在這部電影裡,星爺雖然是男主角,也的確是他的劇情,在引導和牽扯著整部電影的劇情推進,但是在中間,其實有很多劇情,他這個男主角都是神隱了的,中間的大片劇情,他這個男主角根本就沒出現。
但是作為導演的那個他,卻能做到讓你在觀影的時候,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好久沒看到男主角出場了——是什麼在吸引觀眾的視線和注意力,以至於男主角那麼長時間沒有出現,都沒有讓大家察覺到?
是劇情的高頻率快節奏的推進,是一眾配角無比出彩地撐起了大段的戲份。
所以,從決定要拍這部戲那時候起,彭嚮明心裡就已經有了足夠的思想準備——要想拍好《功夫》,就必須“教好”這些配角們!
…………
五月中旬,就連燕京都開始熱起來了,烏西市這邊的溫度還要更高了許多,已經到了最適合拍攝《功夫》的季節了。
劇組全體人員在燕京集合,然後一起坐飛機南下,到烏西市這邊住下之後,連著開了三天的劇本圍讀會,期間試服裝,小修小改,並且陸續拍下定妝照。
終於,時間來到了五月十九日。
這天上午,天氣晴好,豔陽高照。
豬玀城寨早已經被佈置好,到處拉起的晾衣繩,一樓的各種復古招牌,以及滿院子穿著民國服飾的演員和群演們,無一處不展露著過去幾個月近半年劇組幕後工作人員的成就。
哪怕是仔細看,也已經不可能看到這裡有任何現代的痕跡。
當然,堵在城寨外面拉起的警戒線外,那些端著長槍短炮的記者們除外。
還有就是,不遠處守在城寨外面等著看熱鬧的那幫穿著古代服飾的傢伙們,也要忽略不計——《射鵰英雄傳》拍完了草原上的戲份,已經轉移陣地到這邊來,知道《功夫》今天開機,他們寧可耽誤拍攝,也特意跑到這邊來看熱鬧。
《無間道》的大紅大紫之後,這是彭嚮明親自執導的第二部電影。
不止媒體們格外關注,就連自己人也都很迫切地想要知道,彭嚮明的第二部電影,到底想要拍個什麼故事。
眼看時候差不多,劉克勇拿著大喇叭在那裡喊,“所有人都注意了,無關人員退場,按照咱們之前排練好的,先拍一個生活鏡頭!請安靜!安靜!”
等到片場徹底安靜下來,彭嚮明坐在導演椅上,也拿起了手持擴音器,瞥一眼監視器,他喊:“全劇組注意,《功夫》第十三場,第一次!開始!”
啪的一聲,場記的板子落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