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八十五章 把學說束之高閣

這對於汪過來,豈不是好事一樁?

“丞相不必多言,在名稱和整體思路上,只按照寡人吩咐的來辦即可。至於建設稷下學宮這些繁雜事情,就全部交給你掌握了。”

……

商央一臉懵逼的退了出去。

王上又把一個難題擺在了他的面前。

就海國都城這麼個破地方,還要建一個號稱“稷下”的學宮!

這也太假了吧,不怕那些士子失望,而離開海國麼?

商央重重嘆了口氣。

他心裡知道,王上這般做,肯定有作為君王的考慮,肯定是看到了自己沒看到的地方,才故意這般安排,提醒自己。

但是這樣做的用意,又是何在呢?

毫無疑問,王上肯定是想多留下人才,而且是把人才留在都城,留在真正的海國核心。

但是如果生活條件太差,肯定也留不住人才啊。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顏回一樣,可以做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狀態的。

那麼,王上留住人才的底氣,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正在商央躊躇之間,藺不如卻是跑了過來,臉上笑呵呵的。

“丞相,我們又發財了!”

商央一愣。“什麼發財了?”

藺不如比劃道:“最近我去國庫看了看,核對一下賬冊。突然發現咱們國庫,多了好多銀子、糧食、兵器還有建築材料!”

“數量之可觀,恐怕能頂上原先海國三城幾十年的賦稅!即使算上如今海國擴張後150多座城市的領土,那也足夠相當於一年多的賦稅了!”

“有了這筆錢和物資,我們海國就可以連軸執行了!”

藺不如的很是高興。

商央有點不解:“怎麼國庫突然多了這麼多東西呢?”

雖然他作為丞相,主抓全國行政,在整體上會有一個把握,對於具體的國庫收入沒什麼特別精確的數額認知。

但是這相當於150多座城市一年多的賦稅的量,是不是有點太大了?哪來的?

藺不如道:“我問過司農了,他國庫有些東西,是民眾感念王上仁德,主動送過來的;有些是齊魯兩國以及北方九國的原本國庫中,查抄出來歸於海國國庫的,還有一些建築材料、兵器裝備啥的,的王上訂購的。”

“畢竟如今海國領土大了,每個地方湊一點出來,就是一筆相當可觀的財富。”

到這裡,藺不如又想起來了什麼,繼續道:“還有一個比較好玩的東西,就是每一次國庫充實的時候,大概就是大將軍在前方作戰得勢的時候。”

商央點零頭,道:“果然,前線一旦得勝,我王在後方的物資就馬上供應上了。”

“如果再考慮到收集物資需要提早準備的話,很可能在姜申還沒有在戰場上分出結果時,王上就已經提早在為勝利做準備了!”

“果然是慧眼如炬,前方戰爭的情形,一點都逃不過王上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