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夜的落霞河畔,當真是熱鬧。
紅紅的燈籠掛滿了沿岸,下面又擠滿了黑壓壓的人群。
雖然,這個世界有天黑不出門的說法,但有了衙門的官差守衛,又聽聞有楊府尊親臨,誰又會懼那鬼邪?
更何況,此乃銀華府內,有正陽鍾攜大獻國運鎮壓。
當可稱為安全!
於是,一些膽小不敢出門的人也出了門。
大家聚於河畔,看著一道殘陽鋪在那河水中,一半瑟瑟一半紅。
又看那河畔沿岸,掛滿了一副副筆墨丹青。
有字,有畫,有詩,有歌,有文,亦有對,皆是往屆文會中獲得過盛讚的作品,一屆一屆的積累下來,已然是掛滿了足足半里。
這便是有名的【半里小徑】了。
每名參與文會的才子們,都會從這半里小徑穿行而過,品評賞鑑。
可既是以小徑命名,自也不是每個人的作品都能被掛上的,故而,能被掛在此間,亦成了銀華府諸多才子們的心願。
當然,也有人掛了幾件。
比如:楚鍾白!
“楚兄這副丹青,真真是妙筆啊。”
“我倒覺得這篇文章更好,論的雖只是波瀾的河道景緻,可其中又暗指兩河天災,衙門無作為!”
“卻是極好的,我記得那次品鑑時,這篇文章還曾被棄於諸多雜卷內,若非王文跳出來,痛罵那品鑑者諂媚欺下,恐這文章還真是要被埋沒了。”
“咦?說到王文,楚兄與其向來交好,為何今夜卻未同行?”
讚歎的兩人,皆是將目光看向面前一襲白衫的楚鍾白,以及跟隨著楚鍾白旁的黑衫公子。
楚鍾白的嘴唇微動,似想言語些什麼。
卻終未說出。
倒是黑衫公子開口了:“我等確是在此等他,已等了多時,卻還是不見,怕是多半又去那翠紅樓尋那如煙姑娘了吧?”
此言一出,眾人自是鬨笑了起來。
“哈哈,恐還真是如此。”
“是極是極,這落霞河畔本就是胭粉之地,而那翠紅樓便在此間,即便真是去尋瞭如煙,亦是不會耽擱的。”
“才子才子,本性風流嘛。”
“楚兄還要再等嗎?”
“不等了,時辰快到了,走吧。”
楚鍾白終於開口,帶著黑衫公子和眾們一起向前行去。
而待到這些人剛走,一人一貓便正好行至此處。
李歲酒走的並不快。
他同樣被這落霞河畔的風景所吸引。
一邊走一邊賞鑑著【半里小徑】中懸掛的文章詩句,亦感收穫頗豐,對這個世界的也有了更多瞭解。
能被懸掛在此,自是有非凡之處的。
特別是其中的書畫丹青,讓李歲酒感到有些自愧不如。
“看來字還是要多練練。”
至於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