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三天時間,張凡和李東才完成了第一期節目,人間“福貴”的錄製這中間張凡還抽時間錄製了《活著》的主題曲,以及抽空坐在幾個影片平臺做了認證。
一切準備完畢,張凡獨自窩在小房間內窩了三天,才將《活著》的第一期剪輯完畢。
張凡在自己看了兩遍,感覺還不錯後,這才微微一笑,老張凡記憶裡的剪輯技術,自己算是沒白學,剩下的就是放到影片平臺驗證自己的題材和剪輯水平了,如果不能有一定的流量,自己還幾萬塊錢就白花了,剩下的三千多塊錢,自己想繼續拍,怕是連攝像師都請不起。
今天是六月的週末,正是那些996工作者的休息日。
張凡準備今晚八點上傳《活著》的第一期《人間“福貴”》,在已知道的所有平臺。
等待是漫長的,製作是曲折的,而平臺是要牟利的,自己也是要牟利是,這不關乎其他,只關乎利益。
歷史上有人問過關於君子固窮的話題。
在《論語》中,就記錄著孔子與其弟子這樣一段經歷:
在者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孔子和他的弟子在陳國遇到了險境,食物所剩無幾,跟隨孔子的弟子隨從等,在艱苦的環境下,病了不少。血氣方剛的子路看見一眾人狀態這麼差,心中忽然升起一股子氣,便對孔子說:“君子固守本心,秉持德行,為什麼還會遇到這樣的困境?”這時,孔子便回答子路說:“君子也是會遇到窘迫的時候,但是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就在於,君子在身逢險境的時候會依舊保有本心,以道自處;而小人就不一樣了,小人一旦陷入絕境,心性就會大亂,繼而去胡作非為。
在關漢卿所寫的《竇娥冤》中,竇娥被斬首時,有兩句話。
“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福貴又壽延。”
這說明什麼,是不是說明,好人本來就沒好報。
那是不是沒好報就不做做好人了,不是的。
沒好報也要做好人,因為做好人是人的義務。
哈維亞是我們做好人的唯一理由,是必須做好人。
張凡看不慣這些學者專家,天天得把君子好人掛到嘴邊。
他不會做君子,但也不會越了心裡的那根線,做一個真正的壞人。
時間過得很快,就在張凡剪輯完影片,看著窗外的景色發呆時,時間已經走到了八點,到了張凡準備發影片的時間。
選好的四個影片網站,電腦上,上傳是進度條早就走到了百分百,圖片與標圖與介紹張凡也早就填完,就等張凡確定上傳。
張凡滑鼠點了幾下,確定上傳完畢,然後就是漫長的稽核等待,趁著這個時間,知到在下次將錄製好的新歌,也就是活著的主題曲上傳到了網易雲,並標註名是紀錄片《活著》的主題曲。
然後就在微博裡發了兩個動態,一個是網易雲發新歌,一個就是四大影片網站發自己的第一部紀錄片。
不過他的微博確實沒多少人關注,幾千粉絲的微博,線上人數就幾十人而已。
做完這些,張凡再也顧不得看點選量,看稽核。
為了剪輯影片兩天兩夜的未休息的張凡,實在扛不住了,直接關閉手機去睡了。
暫時也看不出來,明天就知道反響如何,自己沒必要在這裡繼續熬夜。
從張凡睏倦的狀態,也說明了,成功從來沒有僥倖,付出雖然未必成功,但不付出肯定不會成功。
就在知道去休息後不久,張凡的歌曲與影片陸續被稽核完畢,開始釋出。
只是因為張凡不是公司推薦的原因,網易雲的幾個榜單是上都沒有張凡的同名歌曲《活著》。
不過好在張凡已經在網易雲註冊過藝人賬號並認證過,以前唱的三首歌《消愁》《像我這樣的人》《偷渡凡間》到時是都在知道的名下,加上現在這首活《活著》,張凡名下已經有了四首歌,全是張凡的原創。
關注了張凡賬號與正在收聽的使用者,如果點選的話,會看到張凡的名下多了首歌曲,只是官方並沒推送,畢竟推送是需要流量的,而流量是需要花錢的。
沒有花錢做推廣的紀錄片與歌曲想活,需要機遇,而機遇就在。
明日之子的節目的安排,沒有因為張凡的離開有所變動,一個小人物的離開對於一檔大型真人秀來說,都是可有可無的。
只是有時候,一首歌曲,卻影響著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