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椰問道:“汽車的設計概念圖你看到了嗎?還算滿意吧。”
陳椰算是跨界設計了,原本是做化妝品的,然後是做生物醫學的,現在去做汽車的。
但是外行有外行的好處,所謂的旁觀者清就是這個意思,外行對汽車造型的建議有時候比內行還有用。
綠葉S1整體外觀實在老款南馬M8的基礎上進行改款的,採用了空氣動力學原理讓前臉風阻更小。同時採用掀背設計,在增加後排乘坐空間的同時,不增加車的阻力。
整個車身尺寸為5054*1953*1442,最小離地間隙1700mm。
周瀟看到S1設計的草圖時就非常滿意!
如果不看車標,這種設計一看就有豪車屬性。
周瀟詢問陳椰產能的問題,因為DNA儲存技術研發投資巨大,周瀟繼續要增加新的贏利點。
“每年的下半年是汽車市場競爭最白日化的時間,新款汽車務必於六月之前上市,量產有問題嗎?”
陳椰說道:“量產沒有問題,現在全國多家工廠的產量都全部啟用,新車釋出會之後,我們可以提供五萬輛左右的汽車。”
陳椰完全能無法預估S1的銷量是多少,說道:“五萬輛夠賣上幾個月了吧?”
陳椰之所以有這種話,主要原因還是南馬汽車以前每月的銷量也不過是幾百臺,五萬臺的確夠銷售一段時間了。
車市賣出去了,但是能量液怎麼辦?
這個問題陳椰也思考了,說道:“目前為止,我們的能量液向加油站一樣遍佈全國各個城市肯定不現實,所以我們考慮以網路銷售為主,各大一線城市實體店銷售為輔。未來咱們的新能源車普及之後,也可以和加油站合作,讓加油站提供能量液的灌注服務。”
“成本呢?”周瀟問道。
周瀟問的成本是能量液的成本。
要是能量液的成本遠高於燃油,那麼使用者選擇新能源車的動機就不那麼強烈了。
陳椰說道:“我們現在計算的成本都是沒有包含研發成本,能量液的成本大約是每一千克5毛,每千克能量液可以讓汽車跑46公里(百公里一塊錢),遠低於發電成本,今後我們的能量液出售價格為每千克的售價為五到十塊都會有人買。”
加入能量液售價為每千克5元,那麼S1的行駛成本就是每100公里10.8元錢。
這個成本接近於家用充電樁給特斯拉一類的電動車充電行駛的成本,低於公共充電樁為電動車充電的成本。
而且五毛的成本賣五塊,對起源集團而言是十倍的利潤。
今後起源集團、綠葉集團公司,賺錢的內容不僅僅是新能源車,更多的算是能量液!
周瀟聽到這個資料也愣了一下,暴利!簡直是暴利!
但是周瀟也很清楚,這種暴利起源集團肯定是沒有辦法獨吞,適當的時候和夏國的國有能源公司合作,大家一起賺錢才是生存之道。
既然陳椰給自己如此肯定的答覆,那麼周瀟也決定了綠葉S1釋出會的時間——半個月之後的五月八號。
在召開釋出會之前,周瀟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提高能量液和能量塊的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