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寧瑾成立了瑾年商行,主營海運。
同時,顧斯年在朝堂上頒佈了開海運的詔書,朝堂又是一場轟動。有官員同意,有官員不同意,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
最後顧斯年直接說:“開海運我意已決,是通知你們一聲,不是讓你們拿主意。”一個個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
朝廷要開海運,雖然朝堂上有些官員不贊同,但各大商號都看到了商機。不過因為本朝第一次開海運,各大商行都沒有經驗,一時不敢動。
本來不贊同開海運的官員心裡開始爽,皇上你想開運,但沒有商號想去啊,你的政策不還是執行不下去?
但沒過幾天這些官員就被打臉了。
這日上朝,那些官員等著看皇上因為海運的事情焦頭爛額,但顧斯年依然沉穩銳利,他讓太監宣瑾年商行老闆寧瑾進殿。
這日寧瑾身著一身寶藍色錦袍,款式似男類女,髮髻幹練利索沒有一個朱釵。整個人英氣幹練,讓人移不開眼。
她乾淨利索的跪地行禮,膝蓋還沒著地顧斯年就讓她平身了。
朝堂上很多人都見過這位前國公夫人,但都沒想到她今日能如男子一般踏入朝堂,葉元錚更沒有想到。
他在顧斯年和寧瑾之間看了幾1眼,拳頭緊握在一起。她離開國公府沒多長時間,皇上就遣散了後宮。
他早該想到的,她心中的人是上邊那位皇上,而且皇上似乎對她也是情深義重,不然不會為了她遣散了後宮。只是他想不通,這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是怎麼聯絡在一起的。
這邊寧瑾已經開始講述她的海運計劃,前世她經常當著集團股東的面做專案計劃,如何讓聽眾聽的熱血沸騰,她早就駕輕就熟。
果然,等她講完她的海運計劃,朝堂上大部分官員都熱血沸騰,他們似乎想象到了,透過海運這個國家越來越富強。
上邊的顧斯年滿眼的笑,他似乎看到了前世商場上意氣風發的寧瑾。
寧瑾這次朝堂之行很順利,隨後顧斯年封她為海運大使,先行運營海運。寧瑾有籌備了兩個人,兩個月後,她帶著人出南下去沿海。
臨行的時候,顧斯年親自把她送到城外,臨別的時候還是沒忍住把她緊緊的抱在懷裡,“安全最重要。”
寧瑾拍了拍他的背,“你給我派那麼多精兵強將,我的安全絕對沒問題,放心。”
寧瑾瀟灑的離去,顧斯年在她的背影消失很久,還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裡看著她遠去的方向。
“你就不擔心?”葉元錚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在了他的身邊,顧斯年回身看了他一眼上馬,“那是他喜歡的。”
說完打馬離去,葉元錚站在那裡久久不動。
寧瑾這次出海,寧瑾走了十幾個國家,歷經兩年時間。走的時候帶的是絲綢陶器茶葉,回來的時候帶的是鑽石、玉器和金銀,以及各國的土特產,可謂是收貨慢慢。
寧瑾是低調進城的,第二天帶著這兩年的收穫高調上朝。朝堂上的官員,看著幾十大箱的金銀珠寶,眼睛差點被閃瞎。誰能想到,就那麼一船他們經常用的東西,能換回來這麼多金銀。
他們不得不佩服。
在他們震驚佩服的同時,寧瑾又做出了另一個讓他們震驚佩服的舉動。她把這些珠寶,九成捐給了國庫。顧斯年當場封她為瑾陽候,朝堂上沒有也一個人提出反對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