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上秦家留下的帳冊。
登記工作進展挺快的。
兩天時間,便已經將全鎮所有的人家都統計了一遍。
以前聽鎮子上的人說,沙河鎮有兩千戶人家。
實際登記造冊下來,卻是一千八百餘戶。
人口有五千出頭。
或許還有些人遺漏的,羅橫也沒指望這個年代的統計手段,能做到後世人口普查那樣精確。
等級的資訊也很簡單。
只有姓名,年齡,健康狀況和家庭關係。
實際上,就這麼簡單的資訊,很多戶主都報不清楚。
相當一部分人,連個正式的大名都沒有。
張三李四狗剩狗蛋狗娃一大堆。
羅橫翻了翻登記好的名冊,看的直犯迷糊。
好在經過兩天登記,被選出來做事的那幾名商人中。
也發現了幾個辦事能力不錯的。
羅橫索性將自己的打算與他們一一細說。
就仿照保甲制。
每十戶編為一小隊,儘量選那種佃種的土地,連成片的編隊。
讓他們形成簡單的小型合作社。
羅橫也不在乎會不會有人串聯,隱瞞收成以便少繳租子。
以前秦家收租的制度還是比較完善的。
秦三又叫來幾個以前在秦家管帳的夥計一起。
搬出秦家的帳目,對照著這次登記的名冊一起,仔細核算租金。
反正羅橫也不打算靠這個掙錢。
在他的想法裡,清廷官府那部分苛捐雜稅。
是不打算繳的了。
至於到時候會不會引來城裡的稅吏找麻煩。
有羅橫在知府衙門鬧出的動靜。
相信秦知府應該不會那麼不識趣。
反正這年頭,抗稅偷稅,又不是沙河鎮一處。
清廷對地方的控制力,有一個知府遮掩,根本察覺不到沙河鎮的異常。
接下來的幾天。
報名想參與護商隊的年輕男子也開始招募。
羅橫也沒打算養太多武裝力量。
只擇優選了三十幾個人。
回憶了一些以前大學軍訓時,學到的那點軍事知識。
羅橫親自帶著這三十人開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