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牛隻當沒聽到,他不傻,秦繡對他的那點意思他看得出來,所以平常都躲著她走,上次元宵燈會的時候更是找機會把她跟沈四送作堆。
這會自然不好在沈四面前說起這些……
李青悠辦好了戶籍,心情都輕鬆了不少,想著阿弟和趙小山也不知道怎麼樣了,就拐了個彎繞去了張大善人家。
結果壓根沒看到人。
等到她回家的時候,阿弟也回來了,看到李青悠神清氣爽,就知道是賣豆腐的事讓她高興,回來的時候他也聽說了王舉人把豆腐一股腦的都買走了。
結果看到李青悠頭上戴著的絹花,小臉就陰沉下來,這是那個傻大個送的,他知道。
接下來李青悠拿出戶貼給他看,“現在起你就不是黑人了。”
有了光明正大的身份,誰來都不怕。
李青悠光顧著高興,絲毫沒注意到阿弟的不對勁,想起來王舉人的事,就問他是不是跟他有關?
“我們去張家的時候,正趕上他們家老人辦壽酒,請了不少賓客……”阿弟把事情說一遍。
張大善人的娘辦六十大壽,請了不少人,他們這一夥小孩子唱唱跳跳的到了張家門前,阿弟還給趙小山出主意,讓他背上幾根樹枝,來個負荊請罪。
張大善人頂著善人的名聲,聽歌謠裡最後一句是善人手下寬,這說的不正是他嗎?
加上老孃過壽,又那麼多人看著,自然不會為難一個孩子,便說這事就算了,也不用趙小山賠了。
王舉人當時也跟出來看熱鬧,見豆腐上的字覺得吉利,便打發人來了李家。
李青悠點點頭,跟她猜的差不多,她不知道的是阿弟還特意讓他們看了豆腐上的字,說了幾句跟李青悠和青衣小廝說的差不多的幾句吉祥話。
眾人這才注意到豆腐上的字。
“不過以趙小山的性子,怕是人家不要銀子了他也不能算了吧?”李青悠道。
這孩子一根筋,軸的可以,端看他對張木匠的態度就能窺見一二。
阿弟點頭,“他非要在人家幫忙,直到還完了銀子為止。”
不過人家張大善人家裡不缺人,且這樣一來就顯得他不夠“善人”了,說什麼也不答應。
“後來我說豆腐上的字是他在模子裡刻的,張大善人就讓他幫忙重新打個紅木櫃子,另外再打幾件桌椅板凳什麼的,就當抵了。”阿弟道:“另外席上還有個木材鋪子的掌櫃看中了他,讓他上木材鋪子去幹活。”
這倒是個好事,這樣一來趙小山能幹活賺錢,他娘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姐弟倆正說著話,趙小山和他娘就來了,進門二話不說就磕頭,嚇得李青悠往旁邊一躲。
“這是怎麼話說的,您老快起來,我可承受不起。”李青悠側著身子把小山娘扶起來,讓她坐下,又倒了杯茶水遞過去。
小山娘又是抹眼淚又是道謝,趙小山也是,李青悠安慰了好一會他們才能正常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