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李老太說,她曾在大戶人家裡做廚娘,手藝可想而知,而她也毫不藏私的把這些手藝盡數教給了李青悠,可惜她就不是這塊材料。
李青悠很憂傷的嘆了口氣,引得阿弟看過來,默默的,默默的往她身後看不見的地方挪了下,這幾天青悠姐姐心情不太好,他還是少觸黴頭的好。
李青悠不知道他這些個小心思,將切好了的肉放進水裡煮。好一會,直到阿弟提醒她差不多了,才將煮到八成熟的五花肉撈出來,切成寸許大小的塊,再之後就是阿弟接手了。
阿弟把冰糖放進溫油裡翻炒到琥珀色,將肉塊倒進去繼續翻炒,直到每一塊都沾上了糖色,然後加水、鹽、八角、香葉、花椒等等調味料。
李青悠咦了聲,指著多出來的許多調味料,“這是什麼時候買的?”
她怎麼不知道?
阿弟就說是白天買肉的時候捎帶腳買回來的,這還是有一次小山娘跟他說的,燉菜或者炒菜的時候放這些調味料味道會更好。
“其實到底咋樣俺也不太知道,俺這是聽你娘說的,你娘說好吃就肯定好吃。”這是小山孃的原話,她很推崇李老太的廚藝,但她自己沒有買過這些。
一來調味料不便宜,他們娘倆連活命都很艱難,能吃飽就不錯了,哪裡還能管味道?
二來家裡一年也燉不了一兩次肉,買調料也是放在角落裡落灰土。
而阿弟想到他的青悠姐姐吃貨的屬性,就每樣都少買了點,這一點在吃飯的時候得到了回饋,李青悠大力稱讚了阿弟,“行啊,廚藝見長啊,不對,這應該是調料的功勞。”
說著忽然頓了下。
她想到了自己。
說起來還有點小尷尬,她廚藝不精卻又不知道抽的哪門子邪風,偏還就挺喜歡下廚做吃的,只是在一次次殘酷的打擊下才失去了信心,但這不代表就喪失了她對廚藝的熱愛。
如果給她這些調料的話,會不會也……
阿弟咬著筷子乜著她,最終沒忍心說出什麼打擊她自信的話,調料再好再多,說起來最重要的還是掌握好火候。
就她在油還涼著的時候就把菜一股腦的丟進去,然後就加水開煮,連糖和鹽都分不清,味道能好就見鬼了。
李青悠式燉菜法,上面永遠飄著一層黃乎乎的豆油,油下面是水,菜是水煮菜。
李青悠式炒菜法,永遠半生不熟。
李青悠式燜飯法,永遠是夾生的。
至於味道,酸甜苦辣鹹,隨機而定。
正是以上這些種種慘痛的,毫無人道的,慘絕人寰的經驗教訓,才使得他這個大渝國最尊貴的衙內甘願入庖廚,作羹湯。
真想為自己鞠一把辛酸淚。
結果這把辛酸淚鞠早了,轉過天他就吃到了他青悠姐姐親手做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