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了。”李青悠笑了笑,秦繡這麼挖空心思的想要懷上子嗣,現在終於得償所願,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吧。
秦繡看起來也十分高興,眉眼間沒有了往日的愁苦和怨懟,多了母性的光輝,看得出她對於這個孩子的期待。
“謝謝。”秦繡原本是想著打個招呼就走,她好不容易懷上了孩子,原是想著來還願,沒想到碰到了李青悠。
但在聽到她是陪著許縣令的夫人一同前來,臨時改了主意,堅持要跟李青悠好好“敘敘舊”。
李青悠看了她一眼,眼底帶著瞭然的笑令秦繡尷尬的撇開了臉,她們之間有什麼舊好敘的?
無非是因著許夫人在這,秦繡也想跟著套套近乎罷了。
對於秦繡的這些行為,李青悠雖然不喜但能理解,她孃家沒有雄厚的家世,想要找個靠山以便於能在沈家立足,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雖然在李青悠看來這是無用功,畢竟沈三根本不把許縣令放在眼裡。
秦繡熱情相邀,李青悠也不好過多推辭,便和她一同進了禪房一邊喝茶一邊等著。
眨眼到了晌午,小和尚送來了寺裡的素齋,李青悠吃了幾口,味道還真不錯。
許夫人也聽完講禪出來了,得知秦繡是沈三公子的外室,言語間冷淡了許多,但凡正頭夫人就沒幾個能瞧得上妾室的,更遑論一個外室。
但因為沈家的關係也不好鬧的太僵,就只是虛假的客套著。
短短一個晌午的時間,李青悠再次重新整理了對秦繡的認知,哪怕知道她的目的,但對於這種熱情到讓人有點招架不住的諂媚還是讓她大開眼界。
許夫人雖然看不上秦繡的身份,但人都喜歡聽奉承話,一來二去的對秦繡的臉色也好了很多。
接下來的日子裡,李青悠不時的往返於縣衙門,和許夫人走動的也挺勤的,偶爾也能碰上同樣來拜訪的秦繡。
從她們的言談間看得出很熟稔,比起第一次在金光寺的時候熟悉了許多,李青悠笑了笑,果然人與人之間是需要相處的。
冬月初八這天很快到了,牧場正式開張這天,不光是許縣令夫婦到了,其餘青山縣有頭有臉的官商富紳也有很多都到場了。
這些人既是給許縣令面子,也是給沈家面子,從這一天起,李青悠也正式以商人的身份出現在青山縣官商富紳的圈子裡。
這回各家的女眷們不再像之前許夫人剛來青山縣那次,對李青悠那般排斥了,一來是回到家被自家男人叮囑過,二來也是因著許夫人正式認了李青悠做義妹。
這樣一來,女眷們心裡不管是否看得起李青悠,至少面子上還是給足了。
只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上次在許夫人那裡始終用言語敲打李青悠的少女,她是縣丞的長女,叫趙玉蓮。
李青悠也弄懂了趙玉蓮為什麼總是針對自己,說起來這事她就覺得莫名其妙,趙玉蓮不待見她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沈三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