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兵部尚書何禮滿臉喜色,拿著剛收到的捷報匆匆的進了宮。
武英殿裡,何禮雙手將捷報呈上,高聲賀道:“恭喜陛下!徵倭大軍報捷,江都侯的率領大軍接連攻破了倭國京都和吉野的行宮,將持明院統和大覺寺統的倭王盡皆俘虜!”
朱元璋猛然起身:“那小子真的做到了?”
“是的陛下!”何禮恭敬應道。
得到確定,朱元璋不禁目露精光,雖然早有預料,但此時聽到李偉真就做到了,還是令他異常驚訝。
當下他也不再遲疑,匆匆上前將何禮手中的捷報接過,仔細看了起來。
“陛下,我軍輜重送達後江都侯立刻就進兵倭國京都,在控制城池後,江都侯又使用了一種新的武器,以烈火焚城,城中躲藏的倭人要麼被燒死,要麼在被驅趕出房屋後被明軍以火槍打死,僅少數逃進了山林,戰後,江都侯在廢墟中找到了倭王……”
朱元璋一邊看何禮一邊說,將李偉的豐功偉績詳細的講了一遍。
在聽到李偉焚城的時候朱元璋不禁又是一驚,這要是不小心把倭王給燒死了,那也會造成不小的麻煩。
幸好,這個持明院統的倭王鑽進地下躲逃過了一劫。
何禮簡單的訴說完後,朱元璋又將戰報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遍。
以這上面李偉所言的情況,現在明軍已經控制住了倭國所有王族,並且找了個剿滅叛逆的名頭,既控制住了倭國,又佔據了大義名分。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臉上也不禁露出喜色:“好啊!這小子幹得不錯,沒給咱丟臉!”
何禮立刻跟著奉承道:“多虧陛下慧眼,當初就看中了江都侯,如今事實果如陛下當初所言,江都侯真乃千年難遇的奇才,不僅博學多才,而且智勇雙全……”
何禮順著朱元璋的話就一陣猛誇,李偉好歹是駙馬,不管他自己怎麼想,反正在別人眼裡他都是皇族宗親的一份子,如今立了這麼大的功,自然是給朱元璋長臉。
朱元璋面帶笑容,聽著他的誇讚也是笑聲不斷,過了許久才擺了擺手:“好了好了,這臭小子也沒你說的這麼好。”
何禮笑了笑,識趣的適可而止。
朱元璋頓了下一,才出聲詢道:“對於倭王的處置,你覺得該如何是好?”
何禮聞言,立刻答道:“回陛下,倭國雖有過,但若誅其王另立他人,恐怕會讓其他藩國驚懼,臣以為還是以依江都侯所言之二,將倭王押解回京,令其認罪悔過,同時陛下也可順勢擇其一正式冊封,確定宗藩關係。”
對這事他早有準備,李偉在捷報中雖然寫了兩個建議,但是第一個建議肯定是不行的,他雖然懼怕錦衣衛,屈服成了李黨,但這種大事也不能胡言。
朱元璋聽到他這個回答,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兵部尚書好歹是朝中重臣,何禮若是敢毫無原則的奉承李偉,選擇了第一個建議,那他肯定會把這個尚書給撤了,甚至直接下獄拿辦!
“好,那就依此行事吧,回頭你們兵部擬個具體的章程出來。”
“是!”
何禮還不知道自己差點丟了烏紗帽,恭聲的應了下來。
隨後朱元璋便揮手讓他下去了。
等他走後,朱元璋又仔細看了看戰報,心中不禁感慨良多。
經過他這幾年的精心調教,這個從未來掉到他面前的年輕人終於成長為了能獨當一面的朝廷重臣,以他此次的戰績,加上過去的那些功勞,比起徐達李善長這些開國功臣,也差不到哪去。
這次等他回來,恐怕得給他晉封國公了,如果不封,從軍的諸多將士恐怕都不會同意。
思及此處,朱元璋不禁再次皺眉,還是那句話,李偉太年輕了,等他熬死了這些開國老臣,就沒人能制約了,必須得給他再安排些對手才行!
稍加思索,他就想到了最合適的人選。
“是該讓他回京了……”
朱元璋輕聲自語。
……
何禮出了皇宮,正要回兵部衙門,腳步一頓又拐了個彎,去了不遠的掌行司。
上次李偉上書要直取京都用的是密奏,所知的人很少,但現在大局已定,已經不需要再保密了,如此大喜事,他當然要趕緊知會諸位“同黨”。
掌行司裡,王傑得知徵倭大捷,也是驚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