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的鏡頭——這是行業裡的一句俗語。
就是問攝像機的焦距。
一般玩攝影的都知道,並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地方。
但李志凡隨口便問出這麼一句,至少在於和水心裡,已經不會再把李志凡當一個純外行看待了。
那些用傻瓜相機拍照,或是手機、數碼相機自動對焦的小白,大都不知道這些,即使知道也不會問的這麼順口。
就算李志凡不懂演戲,他也肯定懂攝影——這是於和水目前的想法。
&nm)!”
“中景56!”
“近景23!”
“仰景90!”
“俯景100!”
五位攝影師各自報出自己的焦距後,李志凡點點頭:“辛苦了!”
看著他一步步走到指定位置,於和水還在發愣,直到旁邊有人提醒:“導演,可以開始了!”
“嗯?”
於和水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失態了,訕笑著走到監視器前,拿起對講機說道:“三!二!一!Action!”
喊聲一出,李志凡側仰著臉,踏步超前走去。
焦距越長,景深越短,所以這幾步路並不是隨隨便便走過來就行,要考慮到自身在鏡頭裡呈現出來的狀態,一個不小心就會讓身影虛了。
看著所有監視器裡的畫面,於和水忍不住一拍大腿,然後豎起大拇指!
太專業了!
無論是給到鏡頭的動作形象,還是微仰著臉尋找燈光,都是專業水準。
更重要是他這個臉不是隨隨便便為了找光而仰的,呈現在鏡頭裡的視角,剛好給人一種正派陽光的形象。
要說他是新人,打死也不信!
怪不得叫搶戲哥呢,不僅會拍戲,還會演戲!
這可是兩種不同的意思,會拍的人可能是攝影師或導演,自己會說會指導,但演不了也有可能。
而很多表演系剛畢業的學生確實會演,演什麼像什麼,但不會拍,盲目的在表現自己。
演戲分了三個層次。
最開始接觸演戲,都不知道鏡頭在哪兒,燈光在哪兒,也不知道對手在什麼位置,自己在畫面裡是什麼位置,演完一看自己是虛的,主要鏡頭全在會拍戲的戲油子身上,心裡還以為被劇組、大牌、攝影師欺負了。
這就像小學生玩電競遊戲,只知道一直放技能,其他一律不管。
到了第二個層次,就進階成了戲油子,知道給自己找光,知道自己哪裡拍出來好看,永遠把自己放在畫面裡最好的位置,對手總是吃虧。
剛接觸拍戲的新人,遇上這種戲油子,每每只能剩一背影。
再往高一個層次,就懂得為整部戲著想,甚至能替導演著想,這種就叫老戲骨,是全劇的頂樑柱,演技出神入化,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能夠Carry全場。
但無聊是戲油子還是老戲骨,只要知道多大的頭,就立刻能知道前景什麼樣,後景什麼樣,什麼地方可以虛了,拍到什麼地方的時候人在哪兒,一切都瞭然於胸,整個畫面彷彿就在心中,完全不用拍完跑到監視器後面再看。
作為導演,於和水最喜歡跟李志凡這樣的演員拍戲,什麼都不用你操心,還能帶動你很多沒注意到的點,而且時間又能大大節省,拍什麼都是一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