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過了一遍三首合唱後,李志凡開始為朗誦選擇配樂。
根據朗誦的風格,目前也只有《夜的鋼琴曲》和《月光奏鳴曲》可以使用,而《給愛麗絲》還是太活潑。
這三首朗誦作品一個比一個深沉,朗誦者一個比一個慷慨激昂。
老師們的集體朗誦情真意切,充滿關愛和呵護,又充滿對學校未來的希望,可以選用《夜的鋼琴曲》。
高三年級畢業生的朗誦,則充滿了離別的不捨和悲情,那稿子也不知道誰寫的,每一個詞都帶著無奈,聽的李志凡這個馬上面臨大學畢業的應屆生,都眼眶泛紅,想起了在北林四年的種種往事。
所以給他們的朗誦配樂選擇了《月光奏鳴曲》。
此外,還有一首詩朗誦,而且還是個人秀。
這首詩和那兩首集體朗誦不同,表演者是一位剛入中學的初一學生,他的詩詞還保留著一些童真,泛著陽光,不過語氣悠悠,並不太活潑。
所以暫時取消了《給愛麗絲》,至於換什麼,大家下來慢慢商量。
直到下午的彩排結束,也沒商議出這個結果,怎麼選也沒選到適合的音樂,李志凡只好提議,明天再定。
反正詩朗誦又不像是集體朗誦,需要全體表演成員的一致配合,又不像歌曲必須每個節奏每個音符都要完美默契。
從學校出來,李志凡三人一起回團。
路上,難道發言的葉蓓這次主動說道:“李志凡,待會兒回去幫幫我,再把那三首歌練一下,剛才在學校,好幾處我都沒彈過來,忽略處理了!”
“行!”
李志凡義不容辭,大家既為了一個目標努力,又是一個集體,所以這件事上他也甘願付出全力。
“那需要我不?”張堯大咧咧道,“葉蓓,你咋不問我呢?”
葉蓓白了他一眼:“你留不留下都一樣,反正你就是個打節奏的!”
“嘿,你這是瞧不起我啊!”
張堯氣的吐血,“我這架子鼓可是樂隊總指揮,雖然這次的樂隊只有咱們三個,但我才是最重要的,知道不?”
“行了吧你!”葉蓓抿嘴一笑,“不跟你說了,你要是想留下也行,琴房可沒架子鼓,你自己搬!”
“唉!你也太無情了!”
張堯嘟囔一句,沒想到他平時能說,可鬥嘴卻鬥不過張堯。
李志凡也能看得出,他這時不想鬥,不禁懷疑起他對葉蓓的用心來。
……
晚上排練完送走葉蓓和張堯,李志凡也終於有時間坐下來,想想那首詩朗誦配樂的事兒。
在辦公室的電腦上,他找了好多音樂,但就是不滿意。
至於哪裡不滿意,他也說不上來。
忽然,他腦中靈關一閃,為什麼不從那《鋼琴曲100首》裡挑一首出來?
而且這麼長時間了,《鋼琴曲100首》裡的音樂他都沒有整理過,所以造成了每次需要用什麼風格的鋼琴曲時,總是無法直接在腦海中蹦出一個鋼琴曲的名字,還得搜尋一下才能找到。